最近几天,《波士顿环球报》的大量版面和社论版被一桩凶杀案所占据。事情很简单:波士顿郊区一个以富裕、安宁、学区出色而著名的镇,发现一高中女生的尸体。警方很快破案,凶手是她的前男友、同校毕业班的同学。两人不久前分手,各奔东西。女孩子正准备远走高飞读大学,但男孩儿执意不肯,最终把女孩约出去杀死弃尸。
在几十年没有过凶杀案的地方突然发生这样的血案,邻里震惊,报纸连篇累牍。我作为媒体出身的人,脑子里首先闪过的一个概念就是“炒作”。报纸靠新闻维生,地方报纸更是特别依赖这种耸人听闻的社会新闻。其实,同一段时间,当地交通事故或其他的死亡肯定也有,谁也不会当回事。这种凶杀,实在也是极端案例,和一般人生活并不太相关。但越是在安全的社区出现这种事情,就越有新闻价值。贫民窟里的凶杀案肯定更有代表性,却引不起这么大的动静。
但是,随着新闻报道和评论的发展,我的看法开始变了。首先是受害女孩的父亲、一位前中学校长出来讲话,他始终把惨死的女儿和凶手相提并论,说沉痛的是我们的社区失去了两个孩子,并且特地向凶手的家庭表示慰问。凶手的家庭则一言不发,其律师称他们怕不小心说了什么伤害受害者的家庭。《波士顿环球报》发表社论,对这位父亲的悲悯和宽恕精神大加激奖,称这一惨案使整个社区承受着巨大的创痛,这位父亲的胸怀,无疑使这样的创痛能够更好地愈合。
与此同时,各种背景采访、专栏文章、专家访谈接踵而至。我这个有着12岁女儿的父亲,突然开始关注起来。其中的一个主题是:注意青少年的感情世界,理解他们所承受的压力。比如有专家分析到,中学或高中的男女情侣,不仅仅是青春浪漫而已,还伴随着巨大的社会压力。比如,男女朋友从相爱到分手,远非两个人感情上的事情。情侣分手,使双方突然变成“单身”,这在中学特别是高中的孩子社会里,是“阶层”的降低,让他们突然被抛出“感情得志”者的圈子,很抬不起头来。所以,许多孩子即使对自己的情侣不满意,也要勉强维持,而且对别人包括家长都不袒露心声。长此以往,就会产生非常有害的后果。另外,许多青少年在人际关系上不成熟,在处理情侣关系时有过强的占有欲,造成一方要绝对主宰另一方。弱势一方畏于同伴压力,能忍就忍。这些虽然很少会引发这种极端的惨案,但无疑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种种严重伤害。
由此,报纸上展开了各种讨论,强调父母如何履行家长的责任,比如父亲要如何同儿子讨论女朋友的问题,如何与女儿讨论男朋友的问题,等等。既要照顾孩子的隐私,又必须保证和孩子有充分的沟通,让孩子有安全可靠的地方倾诉,并听取建议。一下子,青春期发育中一个非常危险的方面被揭示出来。像我这样的家长,从这种看似不相关的事情上学到了许多。
社会新闻当然可以耸人听闻、给媒体创造销量。但是,社会新闻本质上是社区事务,要求社区成员的广泛参与。当社区的悲剧发生时,所有人都应该感同身受。媒体带着这样的悲悯情操和公共精神进行报道和讨论,才能促进全社会的健康。
(作者为美国萨福克大学副教授)
- 2011-06-29江西彭泽万吨皮棉滞销 棉商炒作引市场起落
- 2011-06-27教育部禁炒作高考状元难落实 背后存利益链条
- 2011-06-23我们为何总被炒作操控
- 2011-06-21火爆炒作大学生掏粪工不正常
- 2011-06-161980年版50元暴涨至2000多元 专家称炒作痕迹太重
- 2011-06-08艺术品“天价拍卖”黑幕多 欺诈炒作洗钱齐上阵
- 2011-05-26餐桌新名词折射食品安全堪虞 炒作加剧物价波动
- 2011-05-20劣质炒作背后的文化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