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网络问政”贵在真问实干
www.fjnet.cn 2011-06-30 17:43  常世强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随着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积极性的不断提高,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使当今社会正进入一个“全民表达”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重要载体,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开创了党委、政府的工作新风,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力支持。然而,在为“网络问政”叫好的同时,我们仍需清醒地意识到,“问政”只是执政者的一种调研方式,做好工作必须以真抓实干、办实事求实效为前提。否则,流于形式的“网络问政”,哪怕看上去做得再亲和,也不过是一种“秀场”,最终也会令广大群众和网民失望。

“问政于民”的做法并非今人所创,实际上中国的古人早就实行过,但现在对于大多数人都不知晓而已,记载最早的应该是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郑国的“执政”(大体相当于后来的丞相)子产。他的做法是:设“乡校”供民众议论朝政,抨击官员,这其中也包括对子产本人的批评甚至辱骂,然后他派人每天到乡校卧底,卧底的任务不是去搞“白色恐怖”,而是记下老百姓有什么不满,然后想办法加以一一解决。结果没有多长时间,就没人再去乡校发牢骚了。由于他治国有方,为政清廉,深受孔子的推崇,曾云:“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不管是古人的“乡校问政”还是今天的“网络问政”,能够真正取信于民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实事求是、真问实干的工作作风。不管是乡校还是网络,它们只是手段,真正能取信于民的是领导干部实现从“听民意”到“解民忧”的跨越。只有民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得到较好解决,这种 “渠道”才能被群众所称道。

近年来,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构筑民意表达平台、创新政务公开载体、及时了解舆情、促进科学决策,成为不少地方党委政府的施政亮点。越来越多的党政官员开始主动借助网络征询民意,“与网民在线交流”、“官员开设博客”、“开通省(市)长电子信箱”……一股“网络问政”新风正在各地党政机关蔚然兴起。但随着“躲猫猫事件”、“周久耕案”等网络事件的发生,有的地方政府官员又开始惧怕互联网,只要某地某部门或某单位在网上出现“不和谐音符”,机关单位或部门立刻想尽一切办法,删帖、掩盖……   出现对网络“又爱又恨”矛盾心理的主导因素是,一些党政官员还没有把“网络问政”作为“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的常态机制,也没有一种相对理性、冷静的态度,他们可以听网友说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听不得半点“不同”的声音,见不得揭短亮丑的帖子,认为那是给自己脸上“抹黑”,与自己“过不去。”这种所谓的“网络问政”,就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作秀,是一种典型的现代版叶公好龙。

在听民声、纳民意的过程中,网络只是一个更为便捷的工具,网络民意也是现实民意的反映,与此前的电话热线没有质的不同。如果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只是因为想“出名”才上网与网民交流,却又因为怕“出丑”而惧怕网络,那只能说明这样的领导干部只有“哗众取宠”之心,并无倾听民声之意。各级要想通过“网络问政”,倾听到最真实的基层声音,了解最真实的情况,真正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首先对网络作为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有效渠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坚定“以人为本”理念,正确处理群众利益和自己“荣辱得失”的辩证关系。再者应建立健全完善的“网络问政”机制,使“网络问政”真正成为倾听民声的平台。配套建立问题解决反馈机制、问责机制等长效机制,使群众的反映有回应,问题能解决,不负责任的人员得处罚;把“网络问政”作为反映民生诉求、监督政府工作的平台,加强舆情研判,查找工作差距,创新工作方式,利用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

联系人:常世强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