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公车改革必须引入外部监督力量
www.fjnet.cn 2011-05-24 09:08  一言 来源:南方网    我来说两句

今年深圳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后,“改革”的字眼再次以高频度出现,并被高调提及。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更是称改革必须清除“不想改、不敢改、不会改”的思想障碍,面对复杂的改革形势和艰巨的改革任务,依然必须拿出当年“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继续深化改革。

在深圳今年的改革计划中,“探索公务用车管理有效途径”被明确列入了改革项目。当前中央也在大力推进公务用车改革步伐,应该说,深圳将公务用车管理列入改革项目,又一次成为了关注热点。

事实上,公务用车管理改革早已不是新鲜事。作为公众关心的“三公”问题,各地纷纷作出了相应的尝试。公车拍卖后实行货币化补贴是主要的一种形式,但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货币化交通补贴事实上沦为公务员的一种福利,而且按级别发放交通补贴不尽合理;二是实行货币化交通补贴后,很多地方实际上又出现了公车“回潮”,既拿交通补贴,又享受公车,造成了更大的浪费。

广州今年提出了另一种公车改革思路。即以G PS定位管理的办法对公车进行管理,以杜绝公车私用。但这种方式一方面本身管理成本巨大,增加了财政开支,另一方面社会和公众对G PS能否管住公车,仍存极大疑虑。因为G PS也好,传统制度也好,都是由公务员系统自己管理自己。

其实,当前公务用车管理改革停滞不前,不在于改革的科技含量,而在于改革的思想障碍。以王荣的话来说,是改革的内生动力变小了,但改革的阻力却变大了,这就是一种“不想改”的情绪。而公务用车管理改革由于涉及重大利益调整,并且是改到公务员自己的头上,影响到了一部分人,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既得利益。所以,虽然没有人公开反对公务用车管理改革,但改革的暗中阻力却是不可想象的,这就是所谓“不敢改”。

相对于社会经济领域的一些重大改革来说,公务用车管理改革其实并不会存在“不会改”的问题。而且,越采用G PS等高科技手段,可能越难以真正改到位。因为刻意追求技术手段,可能反而忽略最本质的东西。就公车使用和开支而言,公众质疑和抱怨的其实并不在于公车的多少和费用的大小,而在于目前公车的合理性。如果公车真正都是在办公务,车多车少、钱多钱少都不是大问题。因为确实都是公务需要。公众质疑和抱怨的是公车没有真正用在公务上,而成为个人私享物品或者职务待遇。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