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东京看书店
www.fjnet.cn 2010-12-10 17:55 祝君波 沈峰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我来说两句
考察台北“青康藏书房” 9月18日下午,应台北资深传媒人徐海珍小姐的引荐,前往台大附近永康路上的“青康藏书房”。主人何新兴先生夫妇闻讯大陆来人,热情接待,相谈甚欢。 何先生是台北某报馆的记者,因为写作的需要,把自己在永康路临街底层的这间房腾出来,辟为一个书房。起初是为自己写作提供资料,后来引申创意,改为对社会开放的书店。书店的宗旨印在名片上:“让旧爱在梦中书房美丽再生”,定位为经营二手书。何先生夫妇把业余时间均放在书店上,他们不断地应邀上门收旧书,一般以10%的价格收入,再放在书店出售。书店以社科、人文、艺术书为主,也收一些原稿和图片。何先生认为,很多书当年印得不多,现在很多人要觅,他是为下家提供一个服务平台。主要是有兴趣,其次经营下来也未亏钱。 小小的书店(约四十平方米)布置得简单但有文化性,成了吸引台北文化人士、出版界人士的一个去处。有时,重要的新书发布和演讲就在这里举行。平日里三五知己相约来此地饮茶、饮酒,谈天说地。谈话间,主人高兴地去酒窖取出一瓶红酒请大家品尝,为书店平添了几分情趣。 访问“青康藏书房”给人最大的启示是:写作是创意,出版是创意,卖书也是创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个人把书店开成这般模样,成为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也很有意思。在台北,诚品书店以大规模、大投入为特点,十九年打造成台湾的文化品牌,而“青康藏书房”以小见大,成为又一看点,令人感慨万般。在高度商业化的台北,还有人如此恋着文化,不能不令人汗颜。 参观松丸本铺 9月22日下午,经杉浦康平推荐,我们来到了在东京大型办公区丸之内的最大书店“丸善本店”。经济危机后,日本关了不少书店,但至今仍有一万五千家。日本人以喜欢阅读为自豪。这家书店四楼开放了一个名为“松丸本铺”的店中店,面积约二百十五平方米,由日本文化学者、影剧人、书评家松冈正刚创意并开设。他于2000年开设书评博客“千夜千册”,共写有两千多篇书评,出版时合集为厚厚的七大本,陈列在该店,蔚为壮观。 第一次走进这个空间,可能有点困惑或不知所措。它的分类很另类,找不到像文学、历史、商务、艺术等分类,创意组合、天马行空,使人很感意外!书架的设计也很有创意,隔板凹凸状的转折,让大小不同的书籍可以直立或横陈相邻排列,新书、旧书、图集、词典随意摆放,甚至洋娃娃横卧在书柜中。找来店长问了才明白,为了有别于按门类、形态、作者来陈列图书的传统模式,松冈正刚提出了“书的连续性”的理念,即陈列的图书能够让读者感知世界的广度。他别出心裁地将书架设计成螺旋状,精心挑选了五万册图书,按专题进行展示。比如这次我们看到的“男本女本间本”为专题,从生物进化开始,按照“千夜千册”七册的顺序,将相关男女主题的各类图书集中在一起加以陈列。优游在这间由特殊通道和搞怪书架而成的创意空间,任由不预期出现的书籍群一本本闯进视界,不经意地发现自己知识的陌生或隐藏的事实,从而被导引联想而发生对新事物的兴趣。书架上随处摆放着的书籍正好带你到这些知识游戏的入口。 这样的空间设计会启发读书原有的知性乐趣:不经意地翻阅一本书,从而发生新兴趣,进而再去查阅相关的书籍,累积新的思考和智慧。现代人读书的主要目的似乎是工作上的查阅和提高技能,很少有机会享受这种乐趣。另外,松丸本铺有一个专柜让你透过书籍窥视别人的思想,就是重现名人书柜的地方,让读者见识谷村新司等名人读些什么书,随后掏钱买回家,与自己的偶像“读同一本书”。松丸本铺的主题部分每三四个月更换一次,所以当你下次来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敢于尝试突破常规的书籍促销法,用创新方法让客户想起读书的乐趣,螺旋形书架让顾客停留的时间较长,人均购书超过普通书店。 这一崭新的书店诞生的背景,在于对以往传统书店痛切的反省。过去书店在竞争中往往采取消极态度,过于依赖缺乏个性的规模扩张。书店是与书邂逅的场所,给人以邂逅的喜悦,实体书店若要在网络时代生存发展,更应该发挥这个优势。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5]民营书店经营之困:高额成本难以为继
- [ 11-04]民营书店:歧视无处不在
- [ 11-03]实体书店倒闭:消失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
- [ 11-01]纸媒书店能否像手表和绘画一样生存
- [ 11-01]若是附属品,民营书店倒掉不奇怪
- [ 10-31]盘活实体书店关键在于延伸书店新功能
- [ 10-31]纠结书店兴衰 不如关注阅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