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郑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名67岁老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据说,这位老人有三个儿子在国外,患重病被送医院后,一直无家人看望,其朋友也无法说清老人的详细信息。医院多次尝试与其亲人联系,但线索一次又一次中断。至今,老人死在医院里无人认领,院方无法处理其遗体。(2009年12月22日《东方今报》)
今天适逢冬至,应该是万家团圆的日子。然而,这位老人却要以这样凄凉的方式度过这个节日,令人唏嘘不已。
近年来,劳动力转移的步伐逐年加快,青壮年到发达城市甚至国外去打工的人数不断增多,致使留守老人不断增多。这位六旬老翁的悲凉处境,只是“留守老人”生活的一个剪影。还有许许多多的“留守老人”,他们面临的生活困境和情感孤独,很值得我们去关注。
难以想象,这位六旬老人生前是怎样度过那些孤独无助的日子。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子女很少与他联系。不知他的子女在异国他乡生活得如何,也许过得不错,也许日夜疲于奔命,被生活琐事搞得焦头烂额,以至逐渐淡忘了家乡日渐老去的父亲。没有弄清他们的生活状况,因此我们无权去过多指责。但是,此事给在外打工者以及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是时候想想该为“留守老人”做些什么了。
作为子女,应“常回家看看”。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不仅是对外出打工者的提醒,在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也常用来提醒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人:金钱诚可贵,亲情价更高!一方面,要与老人多联系,关心“留守老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子女的精神慰籍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许多子女却都忽视了对父母的精神慰籍和关怀。作为子女,应关注老人的情绪和思想变化,努力增加老人的娱乐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消除老人的孤独感。
同时,国家应加强对“留守老人”的关注。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组织,促进社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强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实行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农村“留守老人”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文化活动等等。
除此以外,还要大力弘扬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努力为“留守老人”营造一个良好的互助互爱的养老氛围。可以组织义工利用节假日为“留守老人”提供多种服务,切实解决“留守老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也可以成立邻里互助服务队,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鼓励开展邻里间的无偿互助活动,提高邻里间的互助意识和互助水平,大家共同关爱“留守老人”。
随着改革开放和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留守老人”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个沉重话题。让我们给那些老人更多关注,让他们能够老有所依,安度晚年。
- 2009-12-01留守儿童之殇:难以破解的情感迷局
- 2009-11-17别让“留守儿童”成为我们永远的痛
- 2009-11-1713童工死伤再现留守儿童困局
- 2009-11-16为拍留守儿童电影的大学生搭把手吧
- 2009-11-16穿透悲剧,请从留守儿童的命运开始
- 2009-11-16“留守儿童”为何沦为“留守童工”
- 2009-09-25超级小烟民诞生的背后,是“留守儿童”问题严峻化的极端表现。
- 2009-07-02留守儿童的死亡短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