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螺阳镇一角(邓文祥 摄) 2023年以来,惠安县螺阳镇立足县域地理特点和全国校服产业基地优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深挖整合全镇资源,不断优化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持续强化省市县三级示范创建,统筹政企社三方力量,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和美螺阳特色发展模式。 多维度、优产业,三产齐跑促发展 一是续写校服“传奇”。发展形成集服装面辅料研发生产和校服研发设计、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供应链条,业务覆盖福建、山东、湖北、广东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校服产业三分之一,带动相关就业人数5万多人。二是做大项目“文章”。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形成以中国校园服饰产业基地和群盛世纪科技产业园两个连片开发标准化园区为中心轴的“两地双园双中心”发展模式,2024年一季度完成标准化园区投资额1.94亿元。三是夯实农业“基石”。推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23年粮食播种20500亩,总产量7160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9700余亩,持续改善农田基本条件;土地流转3498.45亩,实现村财增收528460.65万元。四是激发文旅“活力”。串联国明雕艺园、砗磲艺术馆、大智慧香道、大锦水博物馆、辜鸿铭纪念馆等,打造诗意螺阳精品路线,国明雕刻艺术园被评定为省旅游商品定点单位,每年吸引游客1万多人次。创新打造后窑青创、城南美食等特色街区,开展“潮动后窑,fun肆嗨”潮玩计划、音乐沙龙、地方特色美食节等活动,打造夜间文旅新地标,释放夜间文旅新活力。 抓示范、重带动,三级联创促振兴 一是建好示范村庄。深入挖掘松星巷内、盘龙古驿站资源,2023年累计投入1169.9万元,精心打造盘龙村“党建+”邻里中心、巷内主干道“白改黑”、刘厝水库生态休闲公园等项目。2024年计划投资工贸厂房、古驿道改造、道路提升等乡村振兴项目17个,计划投资1128.83万元。二是做精示范路线。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试点村创建工作,将松星、尾透、金山、五音等点位“串珠成链”为乡村振兴示范走廊,由内而外塑造乡村振兴示范点。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全年计划实施示范带重点项目15个,计划投资5071万元,打造乡村振兴精品示范载体。三是巩固示范成果。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尾透村为试点,通过施行“积分制+惠女调解”机制,全面提升乡村环境和治理水平,进一步巩固加强乡村振兴成果。尾透惠女调解室相继荣获全国、省、市三八红旗集体。 引贤能、夯基础,三方发力促融合 一是统筹共建城乡基础设施。城市功能配套向乡村延伸,更新改造燃气管网1.1公里,增加公共停车位500余个,新改建口袋公园2处。城乡路网不断优化,完成白改黑2071米,滨江国际北门道路、工农学校道路改造全面完工。二是联合共治城乡人居环境。建成美丽庭院、微景观、小公园81个,实现村容村貌“微整治•精提升”。开展全域美丽家园清洁行动,投入82.4万元开展牛皮癣整治清理,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5个,中心城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全面完成东风溪黑臭水体控源截污及分流接驳工作,开展16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工程,铺设污水管99787米、接户5475户。三是数字共赋城乡社会治理。改造提升螺阳镇综治中心,建成全县唯一省级试点首批镇级应急管理站,科学划分“25个一级网格+145个二级网格+228个三级网格”,建设“美丽乡村·平安家园”视频监控点位778个,构建城乡全域智慧型社会治理防控体系。四是乡贤共创凝聚城乡人气。用好“贤元素”,发挥贤能、贤智、贤资,成立县校服服饰装备行业协会,吸纳会员238名,引进台港澳侨乡贤项目5个,总投资达55亿元,不断凝聚城乡人气,同心协力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公益事业上出成绩、出效能、出风采。五是文化共享提升城乡素养。成立螺阳镇篮球协会并举办首届村级篮球联赛“村BA”,深入开展城乡文化惠民活动450余场,不断提升村民文化素养,促进城乡文化融合发展。(吴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