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学者刘本炎:妈祖信仰,中国文化重要单元
台湾华侨协会总会编辑委员、知名学者刘本炎新近专门解读明清时期赴琉球奉使之纪录,认为妈祖信仰是构成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单元,其中的新见解给记者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 刘本炎说,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以后 ,妈祖成为官方所承认的神衹。妈祖信仰的影响与传播愈益扩大,经千余年传承,历久弥新。明清时期,前后四百九十四年中国总共派出二十四次赴琉球的册封使,均留有官方的奉使纪录,也佑证妈祖信仰是构成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单元、一个特殊而重要的部分。 刘本炎说,在科学懵懂之时,对海洋所知甚少,亦难以躲避海行灾祸,一旦遇危,四顾茫然,无所依靠,祈求保佑,无害于义,依习俗呼号妈祖庇护,亦无足为奇。他认为,册封使不但远赴琉球封王,往往归后奏请皇帝敕封庇佑使臣的妈祖,有人视之为怪异、迷信,其实并不怪异,亦不迷信,而是中国文化所使然。中国文化并未发展出宗教,但是却有信仰,这信仰就是天、地、人合一。天、地在中国文化中都属于天的范围,人则存于天地之间,因此《中庸》主张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中国信仰的极至,这与其他宗教要人服从天不同。我们中国人的信仰,是要人来参加这天地、赞助这天地来化育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在帝制时代,神由身为“天子”的皇帝来封,郑重其事。信仰是心,发之外为祭祀,帝王难以管心,但可规范外在的崇拜仪节,再以之影响人心。乾隆为确立天后之称号,规定今后祭拜妈祖,概用三跪九叩首礼,确定妈祖的祀礼仪节,清初所以能极盛,由礼不逾矩一点看,就能见其一斑。 刘本炎颇具匠心,试由现代科学角度审视册封使海途所见灵异或异象,能给人以启迪与联想。刘本炎说,早在明成祖时,郑和下西洋,天妃显灵即出现神灯,此一灵迹,已为官方所承认。而册封使自柴山起,有灵应纪录者,大都谈到神光、神灯、火光、神火等等。可见妈祖显灵,最常以神光相示。在西方,亦有此说,海员常在暴风雨中见到桅杆顶端产生如火焰般的闪光,他们称之为“圣艾尔摩之火”。“圣艾尔摩”是船员的守护神,起源于三世纪时的意大利。以现代科学角度审视,“神灯”或者“圣艾尔摩之火”是一种“冠状放电”的物理现象。雷雨会带来强盛电场,造成空气离子化,也变成可导电,再加上周遭环境有极大的电位差,使得电场就经由离子化的空气,放电到附近物体的尖端,并在放电过程中放出强光,由于离子化的空气湿度不高,所放出的是冷光,并不灼热。虽然“冠状放电”是一种物理现象,但无论东、西方,都有见神光就获庇佑的说法,这或是经验法则可以讲得通,那就是能传说神光或圣艾尔摩之火的船员,都是遭难获救者,而未能获救之遇难者,纵使见到这现象也无法诉说。 再说异鸟导航、神雀示警等,刘本炎就册封使纪录中所涉的鸟类、鱼类等,对照百科全书、台湾野鸟图鉴后认为,如张学礼《使琉球记》11月21日记:“有一鸟,绿嘴,红足,形若雁鹜,集战台”之描述。这种鸟似“红脚鲣鸟”,习于海上生活、飞行路线固定,渔民可靠其来寻找鱼群,还可赖其飞行路线定方位,有“导航鸟”之称,所以“天妃遣来引导也”等语,有其依据,非信口而言者。又如萧崇业、张学礼在快到琉球时,均描写在海上有列龙、徐葆光则是回国途中见到二龙。刘本炎认为极可能是龙卷风,使臣描述“其起处水乃转涌,旋腾滚滚”、“长百丈有余”等等,都是远看海上龙卷风的征象。 刘本炎感叹使臣难为,使录难写,可以想见。在科学欠发达的明清时期,使臣往返于福州至那霸海上万里航道,风险重重。海行不易,所见所闻,往往不被人信,在西方马可波罗如此,在中国却也有类似情况,所以,他试由现代科学角度审视册封使所见显、异现象。刘本炎认为,诚如使臣李鼎元遇险时所说“即忧,亦无着力处”,勾勒出古时航海听天由命之无奈。畏惧一旦严重到生死关头,而又因不可测之自然因素,从身体而来的求生之本性,依习俗,祈祷于妈祖神佑,并非不理性。从另一角度讲,在若干使录中诸多记载端赖妈祖信仰凝聚全船人心,虽遇险而能平安,亦说明妈祖信仰的向心力、凝聚力、影响力之大。(周文辉) (责编:吴颂洁) |
- 2009-07-02台湾辅仁大学宗教学系教授考察湄洲妈祖庙 妈祖双手牵两岸
- 2009-06-30全本舞剧《妈祖林默娘》讲述妈祖传奇故事
- 2009-07-02央视中秋音乐会舞台初步设计方案出炉 "妈祖金身巡安兴化"
- 2009-07-02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妈祖双手牵两岸
- 2009-07-03海祭妈祖民俗探微(一)
- 2009-07-02“湄洲妈祖金身巡安兴化”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 2009-07-01台湾辅仁大学宗教学系教授考察湄洲妈祖祖庙
- 2009-07-02台学者称厦金两门可建"妈祖大桥" 妈祖文化力促莆台共发展
- 2009-07-01“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妈祖双手牵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