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展览┃寒得——曹清 王文婕 毛进绘画展
2020-02-20 16:04:44 来源:福建博物院 责任编辑:陈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展览时间:2019.12.01-12.10 学术主持:彭莱 策展人:吴志跃、龚良 主办单位:福建博物院、南京博物院 展览地点:福建博物院6/ 7/ 8号展厅 参展艺术家 曹清,1966年生于江苏无锡。198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1994~1995年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进修,2000年由无锡市图书馆调入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工作至今。从事策展以及南京博物院院藏古物研究和院史文献的编纂,有论著和个人绘画作品集出版。 花鸟、草虫、竹石是曹清的夙好,近年来她颇少再画人,更多地专注于与自然之物的对话。她以文人画的笔调勾花染叶,装点草虫,精细处有类宋元人,墨染处见青藤白阳之隐约,风姿韵度却心追恽南田,然而布局经营中的秩序与法则分明又不拘于古人而颇有某种现代气度,因而不知不觉地在这些美丽事物中透露出那个执着与古人对话的自己。今年以来所画的石头、枯木显然是新有所得,笔墨画绘出纹理,石之古奥、木之萧条,仿佛都有生命,又缄默不语。我尤爱那金笺上绘出的《枯木暖歌》,宋人画里寒林枯木的萧瑟在这里转化成了温暖的致意。(彭莱) 王文婕,女,1969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9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2年于上海大学艺术设计高研班研修学习。高级工艺美术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如果说,文婕的油画以其一贯的稳静营造了突兀的时空幻境,那么以岩彩在笺板上所绘湖石与水波则带来了惊喜。她用如此厚重的笔调去画古人的水,且只画那似真似幻的波纹,这波纹似是来自康熙青花瓷瓶上的海水龙纹,抑或是陈洪绶册页中的《黄流巨津》;她像宋人勾网巾那般不厌其烦地在笺上缓缓铺开,却全然不顾先辈们倾尽水之物态情理的用心。在柔波的尽头长出了坚硬的湖石,坦然而巍然,面对着“逝者如斯”,凝固在未被定义的时空中。在这个系列作品中,文婕已转换了所绘之物原有的象征意涵,而赋予它们生命的哲思。(彭莱) 毛进,1971年出生于湖南湘潭,2001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获硕士学位,现居南京,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代表作品《室内系列》《人物系列》《动物系列》《方系列》《致敬系列》。 以古人的粉墙画壁入画,是毛进的新课题。考虑到这个课题发生在她近十年以来多次自驾实地考察新疆、山西等地古壁画之后,我相信这是缘分注定。古人画壁的历史要比在其他媒介上作画悠久得多,其璀璨光华足可与卷轴相抗衡,岁月的损毁、剥蚀并不曾影响后人瞻仰的热情。正如苏轼当年到汝州观吴道子画壁,发出过“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花生客慧”的感慨,毛进为她的系列作品取名《致敬》,其中以植物为主体的画面则名曰《凡音》,这是谦卑,也是神游。如果我们知道在开始这个系列创作之前,毛进已画了十年敦煌壁画,上百幅画作一律名之为《方》,是来自藻井的谕示,那么新的系列看作是对《方》系列的拓展。她用近乎丑拙、生涩的笔调去描绘隐约的远山、生硬的树石,且并不满足于遗迹本身,而是为它们添加了类似题跋、印记,甚至于被人割取后的空白,这些都是“痕迹”,似乎暗示着历史的时空中物与人的多重互动关系。(彭莱) 部分参展作品欣赏 曹清《紫园夏日一景》纵28cm×横28cm连弧式竹柄纨扇 绢本 水墨 设色 2019年 曹清《戊戌金笺册——芙蓉飞鸟》纵50cm×横23.5cm纸本 水墨 设色 2018年 曹清《荷塘即景系列二》纵49.6cm×横49.6cm纸本 水墨 设色 2017年 王文婕《水石图—01》24×27cm笺板画 2015年 王文婕《念起》24×27cm 笺板画2016年 王文婕《在室内——一》54×73cm布面油画 2007 毛进《致敬系列1号》 55×75cm 布面油画 2019年 毛进《致敬系列5号》55×75cm 布面油画 2019年 毛进《致敬系列7号》30×20cm 布面油画 2019年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