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在IPO保荐项目上“粗制滥造”,其在IPO项目上的腐败亦是如影随形。
臭名昭著的投行腐败“李绍武案”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去,国信证券数度携手和泰创投联袂出演资本大系屡遭诟病。
盘点过去几年的IPO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在国信证券这家IPO保荐大户的身后,都有着以“印鱼模式”生存的和泰创投公司。这一模式的典型做法是:券商投行部门承揽IPO项目,充当保荐人的背景下,在上市进程初露曙光之机,这家“印鱼创投”就立即采用突击入股的形式,以低廉的价格获取股权。借此模式,这个“印鱼创投”最终得到多家上市公司原始股。
从显性腐败到隐性腐败,国信证券试图搭建一条隐秘的利益输送通道。在此前国信证券投行腐败案中,国信证券原投行四部总经理李绍武的操作模式,系通过其妻邱利颖及其设立的公司等方式,参股拟上市公司,形成显而易见的违规。
与李绍武操作模式不同的是,以和泰创投“印鱼”模式的隐蔽性在于,它基本都在法律层面撇清与券商之间的关系,给监管方以“两者相互独立,没有利益关系”的印象,这使得即使存在更深层次的利益交换,亦不易为外界察觉。
在资本市场巨大的利益驱使下,谁是和泰创投?其背景有何特殊之处?为什么国信证券的保荐项目都要带着这个创投一起玩?
据报道,和泰创投成立于2009年4月,距三川股份增资仅间隔2个月,注册资金为1.36亿元。该公司持股比例分散,40名自然人股东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其中有17名在其任职的公司担任总经理或董事等高管。李俞霖为第一大股东,但持股比例仅为4.41%。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17名高管股东中,股东徐彬曾于2005-2008年担任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基金经理和研究部副总经理,现任和君咨询合伙人。而和君咨询里有多位合伙人均出自券商、上市公司及国有企业的高管层。
和泰创投参股国信证券多家保荐的上市公司股权目前已到收获期。让我们来看看和泰创投所获得的收益:和泰创投认购的34万股三川股份,价格是3.9元/股,2010年3月上市,发行价格达到49元;2011年1月7日上市的安居宝,曾在2009年末增资扩股,和泰创投以8元/股的价格获得150万股,发行价49元;2011年上市的恒大高新,和泰创投也火线入股。2010年3月,恒大高新新增注册资本400万元,引入达晨创富等4名外部股东,其中和泰创投认购了100万股,入股单价为10.5元/股,1年后上市发行价20元;2011年7月上市的江粉磁材,和泰创投再次以较低价潜伏,耗资2000万元获得800万股,持股成本2.5元,上市发行价8元。
在国信证券的IPO项目上,和泰创投获利巨大。和泰创投在多个项目上火线入股,时点把握精准,谈判能力、成功率和收益率之高,堪称“奇迹”。但事实上,这家仅成立四年的PE,在投资界却无甚名头。
与被非议的券商“保荐+直投”模式相比,印鱼创投模式具有更强的隐蔽性,这使得即使券商保荐人与创投机构达成利益媾和,亦难于被外界知悉,更难被监管和处理。
即便再高明和精巧的设计,也无法脱离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国信证券与和泰创投在多个IPO项目上的共谋背后都有巨大的利益,而最终受损的,还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
投资者的期待是,监管重拳何时出击这些隐秘的设计,挖掘出其中的利益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