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三项主业减收
去年前3季度还盈利8.47亿元的中国中冶,在第四季度突然出现逆转,公司201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骤降至-69.52亿元。3月28日,中国中冶董事长经天亮在上海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致歉,董秘康承业鞠躬道歉。
经天亮表示,因业绩下降,国资委对中国中冶的评级已从B级降为D级。而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D级已是国资委对央企考核的最低级别。
中国中冶在2012年董事会工作报告中提到:受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等不利影响,2012年公司面临巨大挑战,同时受个别亏损企业和项目影响,公司整体业绩出现大额亏损。
公开资料显示,上述亏损主要来自于对中国中冶投资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葫芦岛有色)、澳大利亚兰伯特角铁矿资产等项目的近百亿元减值计提。
“个别企业和项目的大额减值,以及与母公司之间的股权转换,从表面来看是一个双赢选择,但究其根本,亏损主要是由中国中冶承担。”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郭凡礼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中冶所涵盖的四大主业中,导致中国中冶亏损近70亿元的项目,主要来自工程承包和资源开发。
而在中国中冶2012年的营业收入构成中,工程承包占比最大达到78.06%,其次分别为:房地产开发11.26%,装备制造5.08%,资源开发3.25%。
在一位接近中国中冶的人士看来,在全球经济依然不景气的2012年,主要为金属行业服务的中国中冶,其与金属产业相关板块的业绩,亦不同程度受到拖累。
中国中冶2012年报显示,作为公司的传统核心业务,工程承包去年营收1752.10亿元,较前一年减少56.36亿元;装备制造和资源开发分别减收30.09亿元、54.11亿元。
“中国中冶在产业链上的角色,就像打工者一样,老板(金属企业)营业状况不好,他们的收入当然也不怎么样。”接近中国中冶的人士如是形容。
一味“做大”埋下隐患
实际上,中冶去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11.1亿元,较2011年营业总收入2301.7亿元,仅有4%的下滑。“粗看上述财务数据,会让人误以为公司去年成本控制上出现了问题。”有业内会计人士对此表示。不过,从中国中冶毛利率数据来看,去年的11.73%仅比上一年度的11.92%微微下滑了0.2个百分点。
对于巨亏的真实原因,中国中冶表示,主要是对旗下持有的葫芦岛有色应收款项、兰伯特角铁矿资产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
此外,再加上对承建的中信泰富西澳大利亚SINO铁矿工程承包项目合同预计总成本超出已认可的项目成本部分计提当期损失,以及多晶硅业务出现较大亏损等因素,从而导致了报告期内盈利水平的大幅下降。
“央企也想做大做强,中意多元化发展,可以理解。但战线太长,管理混乱,这也是个通病。”有业内人士如是批评。
一位业内资深研究人士向记者透露,中国中冶原计划在2008年末上市,而其中对兰伯特角铁矿等三个项目的迅速收购,多是为了上市事宜。
此外,中国中冶对于本身主营业务的上游产业的收购也在当年抓紧。2007~2008年,中国中冶收购了西澳的两处磁铁矿项目,分别是西澳SINO铁矿以及兰伯特角铁矿。
在郭凡礼看来,即便是出于未来战略布局考虑,中冶也应该集中优势专攻一点,而不是全面开花。
如今,中冶的多元策略出现了变化。在对2013年的工作展望中,中国中冶将未来公司的发展思路调整为:聚焦主业、做强做优、适度多元、稳健发展。
企业应对
断臂之后回到原点
中国中冶于1月31日发布预亏72亿元的公告,就有券商于2月1日开始了对中国中冶业绩的憧憬。券商预期的基础,源于境内外投资失利的中国中冶,果断选择了在2012年“断臂”——进行了百亿元的减值准备和预损计提。
就在今年一季度,中国中冶迅速“脱贫”。4月27日,中国中冶一季报显示,该季公司盈利10.44亿元,同比增长20.88%。
但有研究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大额减值以及与母公司之间的股权转换,从表面来看是一个双赢选择,而究其根本,亏损则主要是由中国中冶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