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泉州财经 > 正文
福建:复兴海上丝路 掘金蓝色大洋
money.fjnet.cn 2012-08-22 07:11  章微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镜头三 东山水产品企业在德上市

眼下正是开禁捕鱼的黄金时节,全省规模最大的水产品加工企业之一“东山海魁水产集团”机器轰鸣,一片忙碌。董事长陈振魁难掩喜悦之情:去年公司出口创汇2.3亿美元、年产值17.3亿元,今年从海上资源来看,将增长20%。

就在3个月前,海魁水产在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是中国水产行业在德国上市的第一家企业。

海魁水产总部——漳州东山,水产出口量就占全省的1/3,除了利用我省水产品原料加工出口外,每年还从大连、海南等地收购原料。受益于东山水产的带动,漳州市水产品去年出口创汇20亿美元,超过长期位列全国第一的青岛市,居全国设区市第一位。来自渔业部门的数据:2011年全省水产品出口创汇40.57亿美元,继续居全国第二位并大大缩小了与第一位——山东省的差距。

镜头四 虾蟹壳提炼出“关节润滑剂”

厦门火炬高新区内的蓝湾科技公司,这个地不大、人不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去年的产值突破亿元大关。通过高科技技术,他们从一吨几百块钱的虾蟹壳中,提炼出每吨一千多万元的“关节润滑剂”,并带动海洋产业集群的发展。

这个高新技术企业的领头人是名女将——林秀芬。她笑称:“一不小心被科学家推下海,却发现了大海里无限的蓝色产业。”

2005年,海洋三所历经8年,从虾蟹壳里提取出高纯度的“硫酸氨基葡萄糖”(以下简称“氨糖”)。“氨糖”被形象比喻成“关节的粮食”,能有效治疗并预防关节炎。当时,林秀芬在政府部门负责招商,她和海洋三所的科学家带着技术,全国各地跑药厂,希望产业化,但各药厂觉得风险大,没敢尝试。科学家们转而游说林秀芬下海。林秀芬调研后发现,国外一吨“氨糖”售价超千万元。而“氨糖”的原材料就是虾蟹壳,我省虾蟹壳资源十分丰富。海洋三所的这一技术前景不可限量。

2005年年底,为孵化这一技术,厦门蓝湾科技成立。第二年,这一技术在“6·18”签约。国外一知名药企闻风而动,出价2亿美元,希望收购蓝湾科技及其技术。林秀芬从中嗅到了更大的商机,没卖。

2009年,蓝湾氨糖成功上市,实现了产业化。这家公司还和北京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从大海中提取更多的“糖”。蓝湾科技占地45亩的新厂区正在厦门海沧破土动工,2014年投产后,将支撑起几十亿元的海洋生物医药产值。

放眼全省,福建海洋生物医药业居全国第三,已成为我省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目前,我省已经初步形成厦门、福州两个海洋科技发展中心,开发出以贝壳为原料的医用骨组织修复材料、高纯河豚毒素戒毒新药等全国领先的海洋生物药物制品。

责任编辑:黄丽红

富豪最爱12婚姻注册地

最浪漫的结婚注册地在爱尔兰,这里实行期限制婚姻,期限从1年到100年,且1年的工本费为26000元,100年仅6元。...[详细]

新闻列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