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唐宁 北京报道
养老之忧一·资金之困
空账惊人 制度设计累积双重风险
编者按:中国社会正面临一个严峻的现实——老龄化加速逼近,而社会保障不够完善、相关产业未成规模、失能老人生存堪忧。在这个现实面前,如何让我们的老人颐养天年?养老之忧,正在成为人们的普遍忧虑,也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一个无法回避和必须解答的重要课题。本报将以此为主题,从多个侧面探寻我国养老困局的制度症结和解忧之道,并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在深度版推出。今天刊出第一期“养老之忧·资金之困”。
养老保险“空账”正在以25%左右的速度扩大!根据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最新给出的数字,2011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已经超过2.2万亿,较2010年增加约5000亿。
在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一直以来被看作是退休后收入的最重要支柱。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我国养老保障账户的缺口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有报道说,2013年全国养老金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也有报道说,2010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为1.54万亿元;2011年末,结存1.94万亿元。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梳理有关养老金“缺口”的N个版本,记者发现,各种“缺口说”的背后是人们对于老龄化加速下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层担忧。养老的钱够不够?成为养老之忧的首要困扰。
郑秉文:“空账”2.2万亿
最早引发关注的养老金“缺口”版本
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近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透露,2011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额为2.5万亿左右,而实账部分仅为2703亿元左右,“空账”达到2.25万亿。
所谓“空账”,是指尽管你的账户里名义上有钱,但实际上却只是个无法兑现的空头数字。这是最早引发舆论关注的养老金“缺口”版本。
实际上,这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所必须承担的转轨成本的一部分。
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施行的是上世纪90年代确立的“统账结合”制度,基本养老保险由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社会统筹部分由单位负担缴费,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0%,个人账户则由职工个人缴费,为个人工资的8%。前者“现收现付”,用于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后者实行的是长期封闭积累、产权个人所有的“完全积累”制,原则上不能调剂借用。
然而,由于在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确立之前,企业员工基本无需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所以现有的养老保险基金中没有这部分职工的个人账户部分。但在养老保险制度设立之后,这部分职工退休后却从养老保险基金中领取养老金。因此,仅靠统筹账户不足以应对当期发放,加之各地财政实力不同,多数地区不得不在实际上采用了“现收现付制”的方法,即挪用个人账户的资金、用正在工作的一代人合计缴纳的28%的月工资来支付现有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个人账户仅仅记账,上述2.5万亿的记账额由此形成。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从2000年开始了“做实”个人账户试点。截至2011年底,参与试点的辽宁、江苏、山东等13个省份共积累个人账户基金2703亿元,但其与记账额之间的差额,仍达到2.23万亿元,此“空账”被舆论定义成了养老保险“缺口”概念而广为传播。
事实上,首个参与“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的省份辽宁省从三年前就开始借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用于支付当前养老金,这也被看做试点已在事实上失败的标志。而从近两年数据看,空账扩大的速度正在变快:从2008年到2010年,“空账”由1.4万亿升至1.7万亿,增加3000亿,而2011年一年就增加了50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