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难题待破
总体上,私人银行业务在国内还是新鲜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产品架构、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都与该业务旺盛的发展需求不相匹配。
《研究报告》将目前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概括为:体制有弊端、业务多烦恼、产品待创新、监管需升级、海外刚起步等五个方面。
体制和监管方面,《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
这意味着,商业银行由于不能直接进行投资资产管理。因此,凡涉及资产管理类的产品都必须经过信托公司,同时聘请有资产管理经验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作为投资顾问进行各种资产类别的投资。中国境内的私人银行从业机构无法直接进行资产管理和全球资产配置,采用增加代理委托环节来突破企业经营的瓶颈,但往往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和风险的上升。
对商业银行经营划定范围的同时,国内监管法规体系中,尚未出台单独针对私人银行业务的专门规定。
《研究报告》认为,国内私人银行的监管环境存在着“监管真空”和“限制过严”的矛盾。一方面适用的监管法规主要依据现有的商业银行监督管理法律体系,在投资方向、风险管理等领域并未体现私人银行的特点。另一方面,私人银行专营机构牌照的申请方式和准入要求等均有待明确。
而在业务和产品创新方面,私人银行业务经历了四年多的发展,但其服务内容依然局限于仅针对客户的金融资产进行配置,产品主动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
郭田勇认为,中国私人银行业亟须思考将服务对象已经从个人延伸到家族与家族背后的企业,关注自身客户综合性、整体性、长期性的金融服务。唯如此,中国银行业方能构筑完整的私人银行服务价值链条。
陈雨露还认为,从银行自身来看,各家银行所提供的私人银行产品和服务比较趋同,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不明显。要克服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要突破人才和技术的瓶颈。特别是,私人银行业务虽然具有较好的弹性优势,但也具有“高风险”的一面。
在郭田勇看来,国内的私人银行市场尚处在客户、金融机构、监管和宏观金融业态之间互动磨合的过程之中,中国私人银行业既不会“一路顺风”,也不会“就此停步”。
- 2011-10-20兴业最新私人银行理财产品开售 年化利率7%
- 2011-10-18招行私人银行美国留学巡回讲座成功举办
- 2011-10-17私人银行亟待精耕 管理总资产逾1.3万亿元
- 2011-10-14亚太地区私人银行管理的财富额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