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摆摊死灰复燃。
北京马甸桥附近,一名浦发银行员工热情地向路人介绍信用卡,这个小小的摊位,同时还可以办理工行信用卡。
曾经一度,各大银行 跑马圈地,信用卡推广人员遍布大街小巷,这一现象近几年有所规范。然而,如本报此前报道的因涉嫌信用卡“恶意透支”被刑事拘留的黄珺在宁波看守所死亡一事,信用卡“卡奴”群体依然存在。
信用卡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卡奴现象谁之过,办卡人、银行责任应当如何分担?
中信银行的银行卡研究专家聂俊峰在微博上写道:“日本女作家写过一本《杀人信用卡》,信用卡是一列诱人的列车,旅客陆续上车,却不知何时能够下车,直至驶向地狱。”他说,国内风险管理较好的银行会在内部对信用卡客户进行MAX EXPOSURE和DTI指标等控管,避免过度授信,建议监管部门可参考房贷,对信用卡进行上限管理。
发卡授信随意
一位办卡人在犹豫收入填多少时,办卡人员立刻指点,“写10万,工作年限写3年。”而这一切并不需要提供证明。
李俊(化名)至今依然在信用卡的债务中不能自拔。
2008年,他分别在招行、中信、民生、建行、交行、广发银行办理了共6张信用卡。
“第一张是建行的信用卡,额度2000元,广发银行额度是6000,招行额度是1万。”李俊回忆。
除了广发卡是通过网站办理外,他其他的信用卡是通过银行网点办理的。各行办理要求也不相同,有的只要求身份证信息,有的则需要工作证明。
李俊的情况颇具有代表性。若要分析卡奴成因,需从源头谈起,如信用卡发放的渠道、信用审核机制。 我爱卡网站是一个信用卡门户网站,与各银行长期合作。其董事长涂志云(微博)总结,银行的信用卡主要发放渠道有三种。
第一是银行分行网点。“每个业务员,乃至每个行员都有发卡指标。这部分卡被激活的概率在30%-40%,主要是关系卡。”
第二类渠道是银行的直销团队。“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招行、兴业、民生和光大银行。直销团队的人员前期推广作用很大,但流失率也很高。这部分卡的激活率在5成左右。”他提到,时常有多家银行共设一个摊点。
第三,是互联网申请。“比如我爱卡等在线网站,每年网上申请超过50万张信用卡。这部分人比较主动,活卡率达到90%,也是国外信用卡的主要销售渠道。”他说。
- 2011-05-04市民称被人冒名挂失信用卡 银行称有证就可办
- 2011-08-01银行信用卡也可以理财 理财师支招用卡技巧
- 2011-07-29银行客服冒充孙楠透支信用卡 消费百万无人过问
- 2011-07-29银行信用卡监管有重大纰漏 孙楠被盗刷120万
- 2011-07-29银行信用卡监管有重大纰漏 孙楠被盗刷1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