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利剑依然高悬 我国近期降息可能性不大
www.hyyz888.com 2012-01-04 17:16 叶晓楠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来说两句
时近年底,市场和各方分析人士在盘点及展望中国经济前景时,明年的货币政策是讨论的热点话题。业内人士指出,货币政策的松紧不是目标,冷热都需防范,货币供应关键要看是否合理适度。 货币政策不能包治百病 业内人士认为,明年货币政策的走向,将取决于国内外的宏观经济状况,但无论如何,要把握好度,绝对不能忽冷忽热。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有两个压力正逐渐显现出来。第一个是通货膨胀,通胀的压力还在释放,并且不会很快过去。货币一放松物价肯定飙升,因此紧缩货币政策基本不会改变。一旦出现自然灾害,通货膨胀还可能会加剧上演。第二个是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出现下滑。导致下滑的原因主要有3个: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力量,即出口、投资、消费已经乏力;二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和地方融资平台出了问题;三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压力剧增。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对本报记者指出,事实上,货币政策已经局部性或者结构性放松。因为GDP(国内生产总值)、CPI(消费价格指数)、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MI(采购经理人指数)和M2(广义货币供应量)等指标都在下降,这样才有了高层对货币政策做出了“适时适度微调预调”的表态。 胡俞越认为,我们要稳中求进,但这个进并不意味着非得货币政策放松,调结构更加重要。今后,中国经济将告别超高速增长的时期,GDP下来和CPI上去将成为一种常态,货币政策也要适应这一点,不要过分纠结于其中。事实上,单纯依靠货币政策的调节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 [ 09-23]李迅雷:应对通胀最好的方法少干预多补贴
- [ 09-21]减轻通胀压力影响应采取综合措施增加居民收入
- [ 04-06]陈佳贵: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抑通胀的关系
- [ 03-30]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有多大?
- [ 12-20]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和控通胀的关系
- [ 11-30]防止涨价演变成恶性通胀
- [ 08-22]周天勇:中国通胀形成的五大深层机理
- [ 05-30]王建新:抑通胀应发挥财政政策作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