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虽然一直不承认自己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但其在融资方面面临的诸多掣肘显而易见。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网站披露,华侨城集团已获准注册总额60亿元的私募中期票据,首期融资金额为30亿元,期限为3年。分析人士认为,这也是华侨城首次尝试私募中期票据融资方式,可能和华侨城负债率过高存在直接关联。
有媒体援引华侨城集团企业管理部总监何海滨的表态称,此次60亿元私募融资不会投向地产业务,将主要用于深康佳和华侨城的旅游文化板块。
何海滨说,目前华侨城集团年收入约为330亿元,其中深康佳年收入在150亿至170亿元,约占集团总收入的一半;另一上市公司华侨城的文化旅游产业(包括酒店业务)达到了60%至70%的收入贡献率,另外30%至40%是地产业务。
但近年来的财务数据显示,房地产业务的收入增幅已经远远超越纸包装及印刷、电子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增长,在华侨城业务构成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何海滨称:“现在我们不买地,不开发新项目了。”华侨城集团的态度是,地产仅做一个配套,集团将向文化产业转型。地产业务的发展会偏向谨慎,主要是观望或收缩。未来地产业务不会激进扩张,至少不会成为支柱产业,这符合集团的整体定位。
但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向本报表示,华侨城一直都在极力避免以纯粹地产商的身份对外,现在想树立“现代服务业综合运营商”形象。但目前仍看不出华侨城新的定位模式下清晰的盈利点在哪,毕竟文化产业回报周期太长。
华侨城亚洲称,目前公司三大主力项目为成都华侨城、西安华侨城及上海苏河湾项目。在入主上海苏河湾地王项目后,公司会按照50.5%的持股比例在董事会中扮演主导角色,控制整个项目未来的战略、预算、开发进度和成本支出,以及它的资产和重要的人事安排。虽然这三个项目都来自母公司的资产注入,但公司未来会尽力摆脱这种依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