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安溪,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这是“铁观音”茶的故乡。 不错,“铁观音”是安溪的一张彩色“名片”,无论是茶园面积、年产茶叶,还是茶业受益人口均为全国第一。2013年,安溪的茶叶传统市场占有率达17.28%,涉茶总产值达115亿元,连续多年居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 但是如果告诉你,安溪还是泉州的“硅谷”和“光谷”,正在建设华东最大的数据中心,并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数字媒体产业基地,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以承接电影大片后期制作的基地,你会感到讶异吗? 这就是安溪,一个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县域,一块充满生机活力的热土。 告别贫困,冲出山门,靠自己的骨头长肉 安溪曾经是福建最大的国家级贫困县。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时任福建省长到安溪调研时,看到许多学生都赤着脚,衣服上都打着补丁,其中一个孩子衣服上的补丁竟有23处之多,眼中噙满了泪水。 像福建多数山区县一样,安溪穷,穷在山重水复,境内千米以上高山2461座,使山外的泉州湾和厦门湾变得无比遥远。 “靠自己的骨头长肉!”安溪人不甘贫穷落后。凭着爱拼敢赢的精神,安溪人开始了10年摆脱贫困的历程。1990年,在上级和县财政没有任何投入的情况下,安溪人集资5亿多元,推山填滩、架桥铺路,改旧城、建新区,城区面积从原来的不足0.8平方公里扩展到6.8平方公里。1993年,通往厦门的“龙门岭隧道”战役打响。“跃出‘龙门’,奔向大海”,安溪人要圆一代又一代茶乡人的梦想。当工程因资金缺口面临半途而废的危险时,安溪人纷纷解囊相助,短短两个月时间,2000多万元资金便汇到工程户头上。1995年5月,龙门隧道正式通车,安溪去厦门的行车时间由原来的3个多小时缩短到1个半小时。安溪终于从重山中来到了大海边。 1996年,安溪32万贫困农民告别了“冬缺棉被春缺粮”的日子,全县年人均收入增至2302元,主要经济指标上升到全省中上水平。安溪465个村(居)全部通上水泥路;1.3万家企业和数百家合资企业应运而生;茶叶、水果、食用菌、畜牧、竹林5大基地全面发展的经济格局初具雏形。 |
相关阅读:
- [ 07-25]安溪县人大常委会调研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
- [ 06-20]第十三届中国(海西)安溪铁观音茶王出炉
- [ 05-03]安溪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城区道路交通整治工作专项视察
- [ 04-16]新罗区万安溪河道治理工程去年6月底如期完工
- [ 01-18]安溪铁观音集团上市梦破
- [ 11-07]福建安溪茶产业发展呈现四大新趋势
- [ 09-25]安溪县工商局:红盾闪闪耀茶乡
- [ 07-31]安溪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3次会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