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漳州民政事业发展纪实

zz.fjsen.com  2018-11-13 09:01:50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原标题:让困难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改革开放40年漳州民政事业发展纪实)

  长泰县武安镇武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里,老人们吹拉弹唱配合默契,其乐融融。(资料图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漳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特定人群面临的特定困难,把创新发展与补齐短板有机结合起来,持续强化民生兜底保障,全面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福利慈善事业,努力让困难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获得感。

建立“低保制度”

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

进入十月,天气转凉,家住诏安县南诏镇东北社区的钟瑞兰,揣着刚领的低保金,到集市给曾孙子添置了入冬衣物。“现在我们家里三口人都有低保金可以领,日子比以前好过了。”今年79岁的钟瑞兰边挑衣服边叙述。

十多年前,钟瑞兰便被纳为低保对象。由于丈夫早亡,儿子因重度精神病长期住在康复医院治疗,家中没有劳动力,没有固定经济来源,生活十分困难。“第一次领低保金的时候不到30元,现在一家子一个月可以领到1427元(她和儿媳妇每月低保金各356元,其儿子因重度精神病被纳为分类施保对象每月低保金715元)。”钟瑞兰说道,“如今,孙子也娶妻生子,还有打零工的收入,家里经济情况改善不少。”

钟瑞兰一家生活的改观,是漳州许多低保户生活改观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漳州努力构建城乡救助体系,“低保制度”的探索建立与逐步成熟,更是从根本上强化了民生兜底保障。

时光回溯,从1995年起,漳州开始着手探索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至1998年,全市县城所在镇全部建立此项制度。2004年,市委、市政府把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工作列为当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

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近几年,漳州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大幅提高低保水平,并深入开展农村低保对象的精准识别和清核工作,进一步提升低保救助精准度和公信力。2013年以来,漳州连续5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农村低保标准由2013年的1900元/年提高到2018年的7560元/年和6960元/年,平均年增幅76%以上,人均补助水平由2013年的110元/月提高至2018年350元/月;城市低保标准由2013年的4800元/年和4200元/年提高至2018年的7560元/年和6960元/年,平均年增幅32%以上,人均补助水平由2013年的224元/月提高至2018年418元/月。截至2018年10月底,全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8.20万人,共发放低保资金2.90亿元。

2017年,我市实现“省定贫困线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两线合一”。2018年7月,我市全面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其中,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漳浦县、长泰县、东山县的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7560元/年,南靖县、华安县、云霄县、诏安县、平和县的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6960元/年,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一致。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与城乡低保标准同步提高。截至2018年10月,全市有特困人员1.08万人,共发放特困供养资金1.02亿元。

与此同时,漳州还统筹做好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与医疗、教育、住房、临时救助、司法援助等其他社会救助政策有效衔接,进一步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2017年全市实施临时救助3.22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4031.08万元;全市医疗救助累计救助53.24万人次,累计救助金额9648.45万元。

完善“养老服务”

让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今年2月9日,龙文区蓝田镇梧桥村63岁的王阿婆不幸被车撞倒,受伤严重。危急时刻,她按下了手机上的SOS紧急呼叫按键。接到求救信息后,968962座席人员迅速向120报警,并通知王阿婆家属,同时“派单”给事发地点附近的助老员。七八分钟后,三位助老员赶到事故现场,和随后到来的120救护人员将已经眩晕的王阿婆送往市第三医院抢救。经过4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王阿婆脱离了生命危险。

王阿婆的快速获救,得益于龙文区对“互联网+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探索。2016年,该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特定老人群体提供为期三年的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和线下实体服务。信息平台服务过程中,开通968962全天候专线,并向服务对象免费提供一部特殊功能的手机。老人通过“一键呼叫”享有生活服务、医疗服务、定位服务、紧急求助、健康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特别是遇到紧急情况时,可直接用SOS紧急呼叫按键与968962取得联系。实体服务方面,则向老人提供助洁、助餐、助浴、助残、助行等多种上门服务,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人口老龄化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漳州现有65岁以上人口49.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9%。改革开放以来,漳州在养老服务上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配置规划。漳州先后编制完成《漳州市中心城区社会福利设施专项规划(2013-2030)》《漳州市主城区养老配套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中心城区共规划社会福利用地31.4公顷,人均用地0.2平方米,高于省定的人均用地0.15平方米的标准。

加快各类养老设施建设。漳州推进市、县两级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市级福利中心预计今年底竣工,建成县级社会福利中心10个。推进农村养老设施建设,建成乡镇敬老院100所、在建9所,建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37所,建成农村幸福院726所。加快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2所,居家养老服务站103所。引入专业化服务组织利用“互联网+”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截至2018年10月,全市共建成13个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为老年人发放带定位功能的手机终端4.6万部,开展实体服务14万单,覆盖701个城乡社区。

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漳州通过鼓励养老机构中增设医疗机构、在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护理院、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协议合作、社工介入、家庭医生签约、实行医保定点等“六种模式”实现医养结合。同时,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养老领域,云霄县、华安县采用“公建民营”的模式,将福利中心和乡镇敬老院捆绑向社会招投标;芗城区春晖爱心养护院、台商投资区龙池医院养老中心已投入运营。正兴新来福养护院、佰竹林国际温泉养老中心、聚业长青养生养老山庄、同济医院医养结合项目等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有序推进。

目前,漳州共有养老床位2.6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4.47张,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今年5月,漳州被民政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三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市。

深耕“慈善事业”

扬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美德

九九重阳节,慈善在行动。10月17日上午,市慈善总会到市福利院慰问困难孤寡老人,送上慰问金以及节日的祝福。慰问现场还举行捐赠仪式,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向福利院捐赠20万元善款。

与此同时,在市慈善总会统一部署下,市总会所属30支义工分队分头深入农村、社区、养老院等走访慰问贫困孤寡老人,获得较好的社会反响。此次系列活动共慰问301名贫困老人,发放慰问金6.38万元。

携手慈善,与爱同行。改革开放以来,漳州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扶贫济困,大力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出慈善在保障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补充作用。

市慈善总会自2011年12月25日成立以来,积极创新慈善运作机制和方式,为漳州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进一步推动全市慈善活动步入经常化、组织化、法制化的“快车道”。

全力募集善款。近七年来,市慈善总会总收入24749.5万元,其中现金和物资捐赠收入23158.86万元。“两金”规模达到1245.75万元,其中创始基金1007.88万元,救灾预备金237.87万元。

打响慈善品牌。近七年来,市慈善总会累计推出并实施102个救助项目,救助范围涵盖扶老、扶幼、助学、助医、助残、支持水电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体等各个方面,累计受益群众24.88万户、35.52万人。其中,连续6年推动全市慈善系统开展“慈善情暖万家”活动;连续7年发放价值共248万元的“永辉超市爱心卡”;从2014年起持续开展“慈善药品援助”项目,截至2018年9月累计发放格列卫、达希纳、恩瑞格、多吉美、易瑞沙、拜科奇六种援助药品价值共计12211.888万元,受益患者4469人次。

慈善队伍逐步壮大,慈善服务方兴未艾。目前,全市已成立芗城、龙文、漳浦、云霄、东山、诏安等11个县级慈善总会,131个乡镇建立了慈善分会、1168个行政村设立了慈善工作站,拥有1355个联络员,慈善组织工作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先后组织成立市慈善总会义工总队和30支义工分队,慈善志愿者人数达1260多名。每年,市慈善总会所属的各义工组织开展慈善活动上百场次。

除了引导慈善公益组织做强做大,漳州还不断强化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推广使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引导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注册,至今共登记注册志愿者数量19.6万人,注册志愿服务团队2376个,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持续拓展完善,最大程度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救助需求。⊙本报记者邱丹燕通讯员何铭吴楠黄伟媚王曼姗

  • 责任编辑:陈志远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