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直通屏山>网络问政> 正文
对“网络问政”概念及其特征的再认识
www.fjnet.cn 2011-10-19 17:37 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对“网络问政”的认识和理解,目前还没有统一规范的概念和确定的定义。各路专家、学者都试图对“网络问政”下一个确切的定义,给出一个科学而准确的概念。对此,笔者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对于“网络问政”的概念描述,笔者认为,“网络问政”是网络时代产生的特有的借助互联网平台,以政府和网民为主体进行的涉及政治、社会、公共利益等各个方面的双向互动行为,是政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行政,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种新的执政方式。它包含着两层含义,即群众“问事于政府”和政府“问计于人民”。具体来说,“问事于政府”,就是公众个体或群体通过网络向党政部门及其领导人,提出或表达各类诉求和意见,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问计于人民”,就是党政部门及其领导人通过网络问政于民、汇聚民智,实现科学民主决策、解决实际问题、接受群众监督。从一般的政民网络互动,到一些公共舆论事件、公共突发事件的网络应对及管理等,都可以归于网络问政的范畴。

“网络问政”具有交互性、实时性、平等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一是交互性。交互性是互联网最为鲜明的特性,网络媒体较之传统媒体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互联网本身是双向交流的媒体,网络将传统媒体与受众的传播关系转变为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传播关系。传统媒体的报道一般呈单向性,来自各方面的评论、反馈、辩解及信息不能及时沟通交流,而网络可以使任何人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对同一问题大胆地发表看法,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实时相互交流;同时,这种交流形式使相互间身距千里的民众有种面对面、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顺利实现意见的交流和自由碰撞,并最终促成舆论的形成。网络问政实现的是政府与民众的双向的互动交流,它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的被动的信息传递方式。网络问政这种交互性使信息的接受者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性,意味着民众对网上信息具有选择权和迅速反馈的能力。

二是实时性。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即时、快捷的特性,网络民意通过互联网可以迅速传遍整个世界,这种特性一方面使政治信息传递和沟通提速,网络的快捷带来了政治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提速,公众可以很快了解一些迫切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公众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途径获取着各种信息,充分释放了接受者的表达欲望和民主意识。这一特性,促进了信息交流的加速,在客观上必然要求政府行政效能提速,同时,由于其传播途径是多,速度快,可控性差,如果不进行正确引导,负面信息会迅速膨胀。

三是平等性。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体,只要具备上网的基本条件,任何人就能参与其中。网络使信息实现了平等化传播,这使政治的神秘色彩随之消失,政治信息可以全民分享,政府和民众关系会越来越紧密,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更广泛的政治参与。官员与民众通过互联网交流在政治上的地位就显得平等了,“官本位”就失去了市场,在官员和民众两方平等的状况下,那种以权为本、官员居高临下等观念将被时代抛弃,这需要我们的官员要转变观念,不断改进的执政方式、决策方式、执行模式,否则将会引发不必要、难以预料的一些问题。

四是开放性。开放性是互联网最根本的特性,整个互联网就是建立在自由开放的基础之上的。开放性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够在网络上发表个人的意见和观点,开放的网络削弱了国家对信息的控制,任何个人、任何组织包括国家和政府,都不可能能完全控制互联网。网络的这种特性,决定着网络问政具有广泛开放性,必将使政治生活更民主、平等自由,带来了更广泛的政治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同步、及时跨越了国界,传统政治交往方式的身份、国籍、文化、资产等在网络空间中被抹去。民众通过网络对政府行为的一些不理解言论和批评,你回避和不想面对是不可能的。这必然要求我们要积极的适应网络时代的这一新形势和新挑战。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