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直通屏山>网络问政> 正文
郑州市提升公众网络问政的“核”作用
www.fjnet.cn 2011-07-21 16:39 来源:商都网 我来说两句

二是网民问政中的“核内存”。信任不仅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整合力量。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的亲自“触网”,以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表明了我党一贯重视党群、干群鱼水、血肉关系的优良传统,在新技术媒介时代的发扬光大。互联网快捷、广泛、低门槛等特点,为政府了解民情、听取民意提供了“最短路径”。这是网络问政其核心内存。

三是网民问政中的“核精神”。网络问政一头是政府组织,一头是网民,宛如一座“连心桥”,网络问政让政府在百姓眼中的距离不再遥远,其发展势头已经是“不可逆转”和“锐不可当”。还有很多地方对于“网络问政”仍然在犹豫、观望,想要遏制网上的“众声喧哗”,甚至威胁网民“将对你听其言、观其行、观后效。同时,政府也从“名片型”向“服务型”转变,增加公共服务比重,成为政府网站建设的方向。这是网络问政其核心精神。

四是网民问政中的“核内涵”。政府部门掌握着大量对社会有用的信息,如何有效整合、及时发布、为民所用,应当是政府网站建设的重要议题。供网民学习、讨论、参考,同时接受网民的意见和建议。从而,网民参与网络问政,从单向表达到双向互动。实现了网民“围观”有实效,政府网站不“瘫痪”。政府已深知,保持民意的畅通表达、倾听民意,接受公众的监督,是保持行政机关廉洁公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是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法能力不断提高的保证。不敢想象如果没有批评的声音,如何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进步。这是网络问政其核心内涵。

五是网民问政中的“核驱动”。善政,是善待民意之政,亦是善用民意之政。“网民留言=领导批示”之所以备受关注和拥护,因为她尊重网民意见,不摆空架子不作秀,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网民有所呼,政府有所应”在实效中见动力,才能得到网民的拥护。郑州各政府组织做到了,把网民留言,也就是说把群众的诉求,把人民的呼声同领导批示一样对待。而且是要按高于领导批示来对待。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执政为民的问题。这是网络问政其核心驱动。

在网络时代,即便是“堵了一个记者的口,也堵不了所有记者的口;堵了所有记者的口,也堵不了网民的口”,这就是网络“人大代表”的威力。在一定条件下,民众群体比个体及小群体专家更聪明。观点的多样化、意见的独立性、背景的分散化和有效的集体决策机制,决定了群体意见的高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良性互动,使得呈现在大众和政府面前的民意更加真实,更具代表性。两者也成为了推动政府工作和社会进步最重要的民意表达工具。如今,发达的媒体的巨大影响早已透过社会,渗透到政治层面,让决策者有了正确决策的参考与选择,并更进一步变革着领导者的思维和理念。

诚然,公民意识、公民权利和公民社会等尚处于刚刚起步的不完备阶段,因此,郑州培养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建构积极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创造机会,充分发育公民社会应该成为重建社会信任的重要方式。提升网民问政的“核”作用,以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果说网络民意是一片海,那么网络问政则是一轮轮波涛。

可以说,中央领导集体表现出的亲民、爱民作风都反映了政府与民众的贴近。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也越来越体现在政府的实践中,体现在“管理政府”到“服务政府”理念的巨大进步。现在,倾听多方的民意,已成中国政府的新风气。胡锦涛总书记曾表示“我经常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内外时事和民众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而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对网民的建议作出批示。正是政府的开放和广纳民意的态度,民意才能越来越畅通地表达。试想,没有政府的民主姿态,民意是难有出口的。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