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从何而来?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由19世纪7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Fendinand Von)在《中国旅行记》(第1卷)提出,他在谈到中国经西域到希腊、罗马的陆上交通路线时,鉴于大量的中国丝绸和丝织品经此路运销西方,遂称之为丝绸之路。 |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城市主要有哪些? “海上丝绸之路”把世界各国的港口城市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国际性的海上交通网络。众多“海丝”港口城市,就是这个海上交通网络的结点,它们既是与外部世界进行交往的门户,也是通往内陆腹地的枢纽。 | 海上丝绸之路的三大著名港口在哪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开辟了国际间文化与物质交流渠道,加速了世界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增进了各国人民的瞭解和友谊。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中国南方港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历代有所变迁。从公元3世纪30年代起,广州成为海丝主港;宋末至元代时,泉州超越广州,并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承认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便是泉州。[详细] |
中国与世界其他文明间的交流,很早便点燃跨越传递的火炬,而陆路和海路交通是其间最重要的渠道。1877年普鲁士学者李希霍芬(Fendinand Von Richithofen)将陆路称为“丝绸之路”,与此相对应,又出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名称。目前,海上丝绸之路已成为庞大的学术概念,涵盖海外交通、航海科技、宗教、民俗、中外陶瓷、城市发展、区域经济等众多课题。古老的海路绵延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至非洲东部,越两大洋经红海进入欧洲,串连起沿途星罗棋布的港口。来自中国、印度、阿拉伯、埃及、罗马、希腊等民族的古代商人都曾通过转运或直航,致力于海上商道的开拓。由于航路上往来着陶瓷、丝绸、茶叶、香料等诸多商品,又被称为“陶瓷之路”、“香料之路”、“茶叶之路”、“白银之路”等。[查看详细]
经过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至唐、五代,通往日本、朝鲜的北方航线及通往西亚、南亚、东非等地的西行航线均获得了更大发展,其表现为依托海岸线前行的曲折航线减少,更加便捷的直航增多。广州、明州(今宁波)、扬州、交州(今属越南)等诸多国际性大港交相辉映的盛况开始形成,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日益与陆上丝绸之路并驾齐驱。[查看详细]
|
|
|
海上丝绸之路至宋元时期步入鼎盛。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航海技术的突飞猛进及世界各地文明的发展进步,更多航线被开辟出来。大规模的国际性商贸活动,使得海外商品的数量与种类均空前丰富。[查看详细]
| |
|
明代初年,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见证着中国古代航海的巅峰。十五世纪开始,以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为主发起的“大航海时代”,使欧洲的航海及造船技术逐渐赶上并超过了东方,万里大洋从此畅若通衢。明清之际,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展现出新的趋势,中国发挥重要作用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辉煌之后,渐渐没入全球化的贸易体系,历经漫长的重待复兴之路。今天,在改革开放重新打开国门后,沿海港口相继迸发出生机与活力,新的海上丝绸之路篇章亟待重写。[查看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