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故事 | 在万里海疆书写青春华章
2024-02-06 18:08:23来源:中国地震局责任编辑:卓志沐我来说两句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海洋强国建设,围绕海洋事业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提升中国海洋地震科学研究基础能力,2019年12月,中国地震局厦门海洋地震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短短4年时间,这支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队伍在万里海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迅速成为一支推进我国海洋地震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 “对我们这支新成立的队伍来讲,凝聚共识、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是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海洋所党支部书记张艺峰说,“有忠诚的信仰、才有坚定的目标,我们才能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海洋所党支部坚持以理论学习为先导,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融入日常、形成自觉。依托厦门“党建e家”学习平台,提前一周预告学习主题;结合一周学习体会开展学习业务分享会,支部党员干部轮流上台当老师,新同志分享学习感悟、提出工作难点,老同志分享学习经验、传授业务技能,一人作主题发言、其他党员交流互动……充分发挥网络学习平台和学习业务分享会研讨机制作用,坚持理论学习与业务开展双融合,推动个人学和集体学、线上学和线下学、口头讲和笔头写结合发力,激发支部党员干部学习动力,在学与思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扎紧纪律规矩的“篱笆” “事业要发展,人和队伍是关键”“好干部是严格监督约束出来的,也是真诚关爱激励出来的”。海洋所党支部高度重视对支部党员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尤其突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重点岗位干部的管理监督,着力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 “谈心谈话就像照镜子,能帮助自己反思思想认识、工作态度、推进力度等方面的问题,促进纠偏纠错。”海洋所党支部通过座谈会、单独交心谈心、组织生活会等方式,以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制定谈话清单,明确重点谈话对象和谈话方向,对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给予提醒和纠正,引导支部党员在纪法约束下,保持思想清醒、行动自觉;同时加强人文关怀,通过业余时间,组织健身运动、美食分享、休闲游戏等,为干部职工提供放松的环境,及时疏导干部职工的心理压力,增强归属感,使党员干部有畏有为,自觉拒绝“躺平式干部”,成为共进人,彰显了组织的柔性与温度。 凝聚干事创业的力量 一带一路地震监测台网项目科考船分系统的项目组成员回忆起自己刚刚过去的几个月,每个人都有很多话讲: “19套专业设备市场调研、招标文件编制,与招标公司、专家数轮沟通交流,大家都不记得改过多少次稿,熬过多少通宵了”。 “从‘电科一号’到‘长和海洋号’,再到‘地质二十’,跑遍大江南北看尽科考船舶,合作船只一直没定下来,比较焦虑。” “硬骨头很多,只能一块一块啃,有队伍在,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 … 2023年3月,《“向阳红10”科考船三方共建合作协议》正式签订,6月,“向阳红10”进厂开展船舶改造,截止9月27日船舶改造工程完成交工验收,计划将于11月开展第一次海洋地震探测试验。 “啃硬骨头”是研究所的工作常态。自成立以来,这支年轻的队伍凭着过硬专业技术能力与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海洋地震研究上持续发力。 立足自主研发,打造“延平2号”船载式气枪震源物探平台、陆域水体式移动气枪震源平台、构建两栖气枪震源车大、中、小型气枪震源技术装备体系、研制可满足地学多尺度探测需求的数据实时处理和快速成像系统。 强化主责主业,推进开展一带一路地震监测台网项目科考船分系统及海洋探测设备运维保障智慧管理平台建设,台湾海峡大震风险探查、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福建及台湾海峡陆海地震观测实验等工作。 推动对外交流合作,先后与南方科技大学、闽江学院联合开展海洋地震科技装备研发;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达成合作意向,就加强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领域、海洋地震科学与工程领域人才建设、研究生培养开展合作;与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双方在生产和科研中的科技优势,组建科研生产联合体。 拓展对外服务,积极参加“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海试、“科学号”科考船震源设备备航、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东海大陆架划界航次、南海综合地球物理调查航次、大洋协会科考第59航次、中国第12次北极科考。承接海上风电工程物探、浮标站点选址调查、海域断裂调查等项目,2022年以来,对外服务及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额逾900万元。 … … 自成立以来,中国地震局厦门海洋地震研究所的同志们在海洋地震研究的路上拼尽全力,用累累硕果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海洋强国”的殷切期望,他们以万里海疆为纸,书写奋斗拼搏的青春华章。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