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普监督> 正文

“保健品”真能保健吗?

2022-11-08 16:26:39作者:来源:中国质量报责任编辑:石智元我来说两句

坚持服用了半年多的高价“保健品”,居然只是糖果和固体饮料,起不到任何治疗作用。近日,安徽淮南警方成功打掉一个专门针对中老年群体售卖虚假保健食品的诈骗犯罪团伙,抓获嫌疑人26名,冻结涉案资金超2亿元。

警方发现,该团伙几乎每天以网络直播方式,讲授所谓的“养生课”,对观众进行“洗脑”,进而兜售他们的“保健品”。令人吃惊的是,很多受害者对此深信不疑,争相购买。

近年来,五花八门的“坑老”套路让人眼花缭乱,庞大的老年人群体成为诈骗分子的围猎目标。

“‘一眼假’的东西,可老人就是深信不疑。”

宁夏银川市的杨女士告诉记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自己就遇见过推销人员组建线上社交群,群里经常举办健康讲座,打着“一品多奇效,吃了身体棒”的幌子,讲授所谓的养生秘方和健康常识,但实际上都是为了兜售各种“保健品”。

记者尝试加入这些社交群,但对方十分警惕,迟迟没有通过。后来记者得知,只有由购买过“保健品”的老年人推荐,才能加入群组。

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文指出,老年群体容易陷入“健康陷阱”,一方面是由于老年人自身科学知识较为缺乏;另一方面也因为犯罪分子手段狡猾,使老年人难以脱身。

一份来自于广东省律师协会的材料显示,当前针对老年人的骗局呈现出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特点,且已逐渐形成集返利、传销、诈骗为一体的混合型犯罪,极具诱惑性和欺骗性。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目前食品市场有不少压片糖果、固体饮料类的食品产品,打着“保健品”的旗号,甚至借用一些中医老字号招牌,通过精心“设计”产品名字的字体、排版等手段,误导消费者将食品当成保健食品甚至药品购买。

生活中,很多人常把“保健品”和“保健食品”混为一谈,但它们并不一样——一是保健食品有明确的法律定位;二是保健功能符合国家规定,并经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注册批准,受国家严格监管。

实际上,近些年,有关部门一直持续加大对保健食品“坑老”骗局的打击力度。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表示,整治老年保健食品市场“坑老”乱象,不仅要强化市场监管,关注食品药品安全,还要严格监管保健食品广告,严把医疗广告审核关口。

同时,李旻认为,要加大对于不良商家虚构保健食品疗效,欺骗老年人高价购买来牟取暴利等行为的惩处力度。比如,符合诈骗罪规定违法情形,或者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犯罪的,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从严从重处罚。

全国政协委员、博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温显来建议,要按照“疏堵结合”的思路,一方面,要对保健食品市场实行严格监管,另一方面,也要支持守法、合规的健康食品企业做大做强。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