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军民情·福建退役军人>工作动态> 正文

同安区聚合社会力量关爱英烈后代

2022-04-26 16:05:04作者:来源:同安区退役军人局责任编辑:郭晓楷我来说两句

去年以来,厦门市同安区组织开展“我为英烈后代办实事”工作,聚焦英烈后代困难需求,协调相关单位形成合力,创新推出“特制爱心包”,探索完善长效机制,用心用情服务好英烈后代,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烈士、关注英烈后代的良好氛围。

整合多方力量,部署谋划“一盘棋”

抓住“统”,组织领导到位。根据“格外关心英烈后代,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切切实实把他们照顾好”的要求。同安区委高度重视关爱英烈后代工作,并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印发《同安区关心关爱英烈后代(直系家属)工作方案》,成立由区退役军人局牵头,区教育局、民政局、财政局、建设与交通局、文旅局、卫健局、爱心办为成员单位的关爱英烈后代工作专班,形成协调机制,推动解决实际困难。

抓住“准”,情况掌握到位。协调区民政局将英烈后代摸排工作纳入社区网格员工作职责,以相关历史数据和社区排查情况为依据,按照“村(居)退役军人服务站摸排线索、镇(街)退役军人服务站筛选汇总、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核准确认”的模式,在全区确认英烈后代(直系家属)76人。依托村(居)干部对英烈后代(直系家属)建档立卡,详细记录保障需求,并组织社区志愿者结对关爱,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开展各类关心关怀送温暖活动。

抓住“广”,宣传动员到位。围绕关爱英烈后代、为烈士寻亲、零散烈士墓提升整治等工作,协调宣传部门和社会媒体共同挖掘英烈后代关爱工作的亮点和特色,及时有效地报送信息,相关内容被市级以上媒体采用30余篇。将学习英烈精神作为重要教育内容,“同安革命烈士事迹馆”被列为首批区级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丰富完善葫芦山烈士陵园、五峰烈士墓等红色文物故事,常态化组织中小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员参观学习,2021年累计接待超130个单位超1万人次参观学习,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烈士、关注英烈后代的良好氛围。

聚焦医学住行,多措并举“全保障”

配置“住房礼包”。协调区建设与交通局、区财政局,对符合区直管公房申请条件的英烈后代无需摇号优先保障,且租金在原来基础上减免50%,2017年8月以来,已有3户住房困难的重点优抚对象入住同安区保障性住房。

优化“医疗礼包”。每年组织为全区烈士遗属、后代和部分重点优抚对象近500人开展为期15天的免费健康体检,邀请专业医护人员,上门提供义诊,进行详细的血压、心肺、视听能力等系列基础性检查。区卫健局在全区卫健系统医疗机构窗口张贴特定标识,为英烈后代开通辖区内14家医疗机构就医绿色通道。

定制“教育礼包”。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联合发文,明确英烈后代子女可享受区属内最优教育教学资源,并在学业上提供免费教师结对帮扶辅导。

增设“出行礼包”。区建设与交通局和区文旅局明确,凡英烈后代可持本区关爱卡,免费乘坐区内常规线路公交,免费进入区内国有景区。

送上“精神礼包”。将关爱对象在烈属的基础上扩大到烈士子女以及第三代直系血亲、烈士父母以及配偶。由各区直单位和各镇(街)属地管理和就近帮扶原则,建立村(居)干部和志愿者联系帮扶关爱英烈后代(直系后代)制度,通过建档立卡,结对帮扶,2021年发放慰问金、慰问品约30万元。

配套服务助力,提升实效“谋长远”

建立联系机制做好生活关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建立起与4名持证烈属和3名老烈士子女的常态化联系机制,及时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政策落实情况,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活动,在区领导带队走访慰问烈士遗属17人,因公牺牲军人遗属7人,帮助慰问对象解决实际困难。

聚焦纪念设施做好褒扬关爱。落实纪念设施整改提升专项行动保障经费62万元,对17座零散烈士墓进行提升改造和集中迁移工作,建立零散烈士墓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褒扬烈士、教育群众”的主题功能,持续为烈士寻亲,核验10条重要烈士相关信息,为2座零散烈士墓和3名在册烈士找到亲属。

立足长远成效做好制度关爱。在区财政局、各镇(街)退役军人服务站协调配合下,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统筹推动烈属资格确认和数据核查,年初足额预算烈属相关经费约40万元,落实优待抚恤待遇和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年均增长率9%,稳步提高优抚对象生活待遇。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