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019年底,我们接到《山海情》的拍摄任务,心里一直很忐忑,因为这个命题的高度、难度和周期紧张,还因为前期的采访和创作都没有找到恰当的表达和切入方式。”侯鸿亮回忆说,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大伙儿就去问脚下的土地,就去到人民中间,寻找力量。
写出吊庄移民的心灵史 编剧团队中,王三毛是地地道道的西北人,他所在的村子虽说离闽宁镇还有几百公里,但生活习惯、性格特点和早期的贫困落后都差不多,这为他前期的创作提供了便利。 但他很快发现,后期的创作难度陡增,很难驾驭。仅大纲阶段,他就数易其稿,可一直得不到出品方和主创核心成员的认可。 “我们打了败仗,一度认输,就像剧中开始写的那样,当了逃兵。但制片人侯鸿亮没放弃,导演孔笙也没放弃,他俩给我们打气,帮助我们找原因,让我们重拾信心,重找创作状态。”王三毛不断反思为啥写不好,慢慢明白了两点,一是压力大,太想写好,反而找不到方向;二是调子定高了,想写出吊庄移民的变迁史,却显得空洞乏力,人物扁平,不接地气。 “在和导演第一次沟通剧本时,我们大胆提出,这回不写变迁史,写一百多万吊庄移民的心灵史。这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也想拍一部立得住、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王三毛最终选择了平实文学的力量。 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主创人员秉持客观性,既不回避人性的弱点,也不回避扶贫工作中会遇到的局限和困难。“《山海情》得到观众认可,是我们创作者敢于诚实地面对这段历史,不回避人性,不辜负人心,不粉饰生活,用一颗赤诚的心和对这片土地的爱完成了这部作品。”王三毛说。 |
更多>>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