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国海滨到北疆戈壁,这场跨越2000多公里的守望相助。从1999年到2021年,241名支教队员足迹遍布宁夏海县、隆德县、闽宁镇长达22年的爱心接力,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一直都是现实版山海情的其中一员。 立足讲台 培桃育李 从窑洞、土坯房再到多媒体教室,支教团成员们站上三尺讲台传递着来自大海的力量,协助当地贫困地区开展基础教育工作,一边见证历史,一边创造历史。“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曾是联合国对宁夏“西海固”的评价,气候干燥、嘴唇开裂、间歇性流鼻血、缺水、少食、停电......这是首届支教团成员张秀丽遇到的情况但困难没有打倒她,反而让她更加坚定 第21届支教团成员余哲炜由于不适应西北的气候,支教生活一直伴随着病痛,一次病倒在岗位上后,他入院治疗。但住院不到一周他不顾学校老师的劝阻,提前出院回到乡村,站上讲台继续讲课。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是厦大研支团从未间断的接力。 教室之外 把梦留住 讲台之下,教室之外,无论白天与黑夜,屋下还是山间厦大人的身影活跃在宁夏山区的角角落落。没有电灯,他们挑着蜡烛深夜备课;没有公路,他们手脚并用跨越一道又一道山峁,一次又一次的家访,把支教地的孩子当成亲人无私地伸出援手,奉献爱心,真真切切把爱播撒在心田。 第7届支教团成员叶楠将自己的经历集结成书《把梦留住》,用自己的梦想点亮孩子们的梦想让外界看见西海固大山沟里的“小草”,也有着顽强精神。从“打工无用论”到“立志成才”,第20届支教团成员苏才立在他的“支教日记”里提到“新时代西部的大众思想已经悄然发生改变”。 公益助学 大爱无疆 以教学工作为根本,以特色活动为品牌,以爱心助学为补充。年复一年,厦大研支团深入宁夏坚持讲述着“一条小鱼”的助学故事。战疫期间,他们放下粉笔、拿起话筒、架起镜头化身主播,为当地特色产品直播带货。山海遥望,心手相牵“一条小鱼在乎”的助学故事永不打烊,他们坚信越来越多孩子们的眼中会出现“蓝色的海洋”。 七彩假期 青春筑梦 2017年起,研支团每年都会组织成员在正式开始支教前,先到闽宁镇为孩子们开设假期中的兴趣班课程,他们在闽宁镇打开第一扇窗,放飞孩子们的小梦想。“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曾经荒凉的土地上,怎会铺开绿色的山岗?曾经苦涩的汗水里,怎会浇灌出朵朵花朵?”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地上不长草的“干沙滩”如今已成为了“金沙滩”。 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研支团募集“一帮一”助学金1070余万元,累计资助近2万名家庭贫困的学生,帮助超过5000名孩子留住求学梦想,救助2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发起捐建1所希望小学——海原县九彩乡希望小学,捐建1个带有标准塑胶跑道的“上弦月”运动场。《山海情》的故事已落下帷幕,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山海情”还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