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档案

如今,宁德58个少数民族贫困村和建档立卡6218名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全市9个民族乡和246个民族村全部实现“五通”,全市异地搬迁安置少数民族群众累计达6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四分之一;拥有市级及以上畲族非遗项目47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19个;市级及以上的畲族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0名,其中国家级4名,省级22名……

[ 易地搬迁扶贫 ]
档案详情

宁德:用心滴灌民族团结花 共享发展“幸福果”

畲女春日采茶忙 闽东日报 陈漫乔 摄

今年国庆,2020“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心连心”宁德慰问演出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作为节目分会场之一的霞浦半月里村——一个古朴的畲族村落,随之走进全国人民的视野,展现她的新姿。

宁德,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和福建省民族工作重点地区,现有42个少数民族22.3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32%,其中畲族是我市主要的少数民族,有2004万人,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全省的二分之一。

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中指出,“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脱贫致富的伟大事业,少了畲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不行,少了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奋斗也不行”“我们的事业方方面面,千万不能漠视少数民族事业这一重要方面。这是一个原则,基于这个原则,我们有必要深刻地思考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的几个问题,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要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

三十多年来,历届宁德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通过实施“造福工程”“五通五改”工程,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同胞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增强“造血”能力,引导畲族群众积极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弘扬“闽东之光”,着力加强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保护挖掘弘扬畲族传统文化,少数民族经济、社会、文化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如今,宁德58个少数民族贫困村和建档立卡6218名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全市9个民族乡和246个民族村全部实现“五通”,全市异地搬迁安置少数民族群众累计达6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四分之一;拥有市级及以上畲族非遗项目47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19个;市级及以上的畲族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0名,其中国家级4名,省级22名……值得一提的是,中共宁德市委、宁德市人民政府连续三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2019年宁德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福安市人民政府、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等3个单位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受国务院表彰。

决胜脱贫攻坚 共享全面小康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与赤溪畲族村村民视频连线,亲切问候一直牵挂的赤溪乡亲,勉励乡亲们在脱贫奔小康路上自强不息,继续努力。

深秋的福鼎,寒意渐浓,温暖犹在。漫步在“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错落有致的徽派风格新房格外亮眼,长安新街上商铺林立,游人如织,村民或开门迎客、或围坐话家常,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温暖的笑容。

然而,“住的是茅草房,点的是煤油灯,吃的是地瓜饭,配的是盐水汤”,这句令人心酸的话,却是上世纪80年代赤溪畲族村群众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此后,赤溪村经历了从送钱送物的救助性扶贫、整村搬迁换地发展到旅游产业发展带动三个阶段,实现华丽转身。

赤溪村30年的扶贫开发之路,是闽东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奔小康路上的一个缩影。

曾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闽东,通过精准扶贫、攻坚拔寨,一步步把贫困甩在回忆里。截至2019年底,全市58个少数民族贫困村和6218名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

翻天覆地的变化缘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造福工程。为解决民族乡村大多地处偏远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实际难题,我市因地制宜选择安置点,根据现实条件、群众意愿和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将民族村搬迁至城郊、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或在公路沿线建设新村。“造福工程”实施以来,宁德异地搬迁安置少数民族群众6万多人,超过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四分之一。

坚持挂钩帮扶与财政投入双管齐下。对民族乡村实行“全覆盖”挂钩帮扶。民族乡层面,每个民族乡由1名市领导挂钩帮扶。民族村层面,贫困民族村率先列入省、市、县三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同时,市、县两级财政不断加大对民族乡村的投入。目前,我市9个民族乡经济发展速度总体走在所在县(市、区)前列,农村经济总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水平。

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撑。我市开展“一户一增收”行动,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扶贫模式,持续实施特色经济发展扶持增收工程,根据各自资源禀赋,积极引导、支持民族乡村选择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路子,每年多种渠道投入上千万元支持民族村发展特色产业,以及一批生态观光型、休闲娱乐型特色畲寨旅游村。

扶贫先扶志。近年来,在脱贫攻坚战中,尽管项目、资金帮扶力度不断加大,我市仍坚持“扶贫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而是重在引导、激发贫困村、贫困户自我发展。

此外,实施困难子女入学救助,推行农村医保、大病统筹全覆盖等政策,使贫困户的脱贫脱困更有信心和动力。

如今,福鼎赤溪村、霞浦东山村等一个个穷村巨变的故事在宁德上演,我市畲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发挥特色优势 推动畲乡振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经过30多年发展,如今的畲族村山水环绕、空气清新、风景如画,畲族同胞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福安市穆云畲族乡溪塔村,每年8月底至10月,1200亩本地品种刺葡萄进入采摘季,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观光。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为全村带来逾千万元收入。

福鼎市方家山村,在天湖茶业有限公司绿雪芽庄园、白茶山研发基地“白茶小镇”等知名龙头茶企带动下,村民90%以“茶”为主产业。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158300元,农民人均收入则达18161元。

霞浦县半月里畲族古村落,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挖掘、整合畲族文化资源,以文促旅。畲村文化撬动“美丽经济”,让90%以上的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福鼎市硖门乡柏洋村,创新基层党建模式,确定了“山海并进,工业富村”的发展思路,通过“筑巢引凤”找商机、开发二产兴市场、发展三产带人气等方式,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

近年来,我市立足民族乡村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发展基础、现实条件,着眼“一村一业”“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着力引导培育、扶持、发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以产业振兴促进和带动民族乡村全面振兴,探索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少数民族乡村振兴之路,不断推进民族乡村兴旺发展。

发展特色产业。坚持“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大力实施民族乡村特色经济发展扶持增收工程,打造“一村一品”,引导民族乡村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经济,重点扶持发展茶叶、果蔬、药材、林竹、畜禽、水产、食用菌等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形成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和“拳头”产品。

如今,福鼎硖门、佳阳畲族乡的山上“绿色产业”,霞浦盐田畲族乡的海上“蓝色产业”,霞浦水门畲族乡的茶产业等,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

建设特色村寨。我市先后有4批64个村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建设,其中,共30个村寨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建设总量和命名挂牌数均居全省首位。通过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涌现了一批民居特色突出、产业支撑有力、民族文化浓郁、人居环境优美、民族关系和谐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而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和宜游环境,又让特色村寨声名远播。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餐饮食宿、民族特色小吃、手工艺品等行业的发展。

在特色村寨建设的推动下,我市畲族村寨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蕉城区上金贝,福安市虎头、溪塔,霞浦县白露坑,福鼎市赤溪等特色村寨,均已成为乡村旅游的热点村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当地群众拓宽了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

铸造和美家园。我市将88个民族村列入“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名单,推进改水改厕、垃圾治理、污水整治等工作,建设美丽乡村。此外,随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业的发展,激活了民族乡村的优势资源,提升了全域建设标准,带动了居民素质、生态保护、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的提升,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团结和谐民族关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传承畲族文化 弘扬闽东之光

10月18日至20日,第十七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在宁夏银川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我市选送的畬族原生态歌曲《采茶歌》荣获原生态组铜奖、《盘古歌》荣获原生态组优秀奖。

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中指出,“畲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本民族文化,畲族文化在国内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是我们闽东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闽东地区可以引以为荣的特色和优势”。从1990年提出并成功举办首届“闽东畲族文化艺术节”开始,宁德民族文化建设迈开了新步伐、打开了新局面、绘就了新图景。

——成立保护与发展畲族文化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门力量开展畲族文化抢救、研究、保护工作,编纂出版800万字的《闽东畲族文化全书》;

——制定了《宁德市畲族文化十年发展规划》,铺设了我市畲族文化的十年发展之路;

——颁布施行《宁德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从立法层面加强畲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这是宁德在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制定的第一部实体法,也是全国范围内第一部畲族文化保护地方性法规。

多年来,宁德一以贯之地进行畲族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坚持保护为先、传承为基、传播为要、融合为重。

加强畲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平台。建设中华畲族宫、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闽东畲族博物馆、闽东畲族文物馆,在县、乡、村、民族学校建立文化站、文化室、传习所、传承基地等畲族文化基础设施140多处,公布畲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30个,设立宁德市畲族歌舞艺术传承中心、中华畲族宫协会等10多家畲族文化研究机构,形成从市到村多层级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平台。

成立于1988年的宁德市畲族歌舞团,是目前中国唯一以本民族命名的少数民族专业文艺表演团体。在三十多年的艺术探索和实践中,畲族歌舞团精心创作了大型舞蹈诗《蓝色家园》、大型畲族歌舞《太姥畲家情》《五彩山哈》《凤凰到此》《祥瑞畲乡》和大型舞剧《山哈魂》等一批优秀剧目,共获得全国性奖项50多项(次)、省级奖项100多项(次)。

与此同时,设立畲族文化保护专项资金,2020年市、县财政安排畲族保护资金近千万元支持畲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等活动,截至目前,全市畲族非遗项目不仅涵盖了非遗十大门类中的9类,且级别高,拥有市级及以上畲族非遗项目47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19个。市级及以上的畲族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0名,其中国家级4名,省级22名。

畲歌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畲族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畲族歌会活动都吸引了十里八乡成千上万各族群众热情参与,在展现、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促进了民族交流、交往和交融。

有着民族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如今,全市性的“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在我市已连续举办15年,福鼎双华“二月二”、瑞云“四月八”等畲族传统节庆活动和福安穆云乡虎头村“桃花节”、溪塔村“葡萄节”等特色民俗活动普遍开展,一批畲族歌舞、畲族文化活动等畲族文化品牌打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市将继续秉承“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弱鸟先飞”的进取意识、“四下基层”的工作作风,奋力推进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和民族乡村高质量发展,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来源:闽东日报《宁德:用心滴灌民族团结花 共享发展“幸福果”》作者尹文

(东南网记者吴晓燕整理)


点击下拉展开全文
更多》其它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