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兵张绍川:扛得枪杆子 拿得笔杆子
2020-11-12 09:23:52来源:福建日报责任编辑:王姗菲我来说两句 |
□福建日报通讯员 朱乔柽 谢鹏志 吴丽萍 记者 苏益纯 文/图 张绍川正在给孙女讲述战场上的故事。 今年,张绍川87岁,他常常会拿出珍藏已久的一枚枚军功章,用毛巾一遍遍地擦拭,其中有两枚最“年长”的是抗美援朝三等功勋章。这些勋章藏着一名老兵青春和热血的全部记忆。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张绍川唱起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立刻解锁了那段尘封的记忆—— 1950年8月,17岁的张绍川考入华东军大福建分校,开始军旅生涯。1952年,朝鲜前线告急,他所在的部队奉命到江西整编,归建第二十四军,开赴朝鲜战场。1952年底,部队开进平康前线,他奉命跟随一个加强排驻守在32号前沿坑道,当时战况激烈,他们被美军封锁得水泄不通,战士们克服种种困难:90多天没洗过一次脸,没有吃上一口青菜,甚至舍不得多喝一口已经发臭的战备水,因为那些水都是战士们夜间冒着生命危险,从敌人眼皮下抢运来的。 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该连部的二排接到“偷袭美军团部”的命令,张绍川所在排除了坚守前沿阵地,还要配合二排突击敌人,当务之急是抢运子弹。这时,两米深的交通壕只剩下半米高,加上敌人用轻重机枪,外加六〇炮、迫击炮、坦克炮封锁得严严实实,抢运成功率极低。张绍川主动请缨,与4位战友在夜幕的掩护下匍匐前进,幸运地通过封锁线,可就在返回途中又遇到敌人火力攻击。 当时,突然探照灯一亮,他赶紧对战友喊“卧倒”,排炮瞬间在他们身旁左右开花。见势,张绍川拔腿就跑,猫着腰快速冲刺,进入坑道放下子弹箱,才发现背部撕心裂肺的痛,原来是脊椎骨被子弹箱砸断了。自从那次受伤,他脊椎就落下毛病,经常疼痛难忍。 经历了这场战斗,张绍川荣获三等功勋章,但他心中有一丝遗憾,因为在这场战斗中,二排的战友全部牺牲了,他所在的排也损失惨重。“我不过是被砸断了脊椎骨,可我的战友把宝贵的生命留在了朝鲜……”回忆往事,他眼泛泪光。 “清明时节雨纷纷,远方战友欲断魂。欲问忠骨埋何处,就在朝鲜松岳村。”这首《清明感怀》是张绍川所作。1953年,随抗美援朝志愿军凯旋回国后,戍京津,1957年4月转业地方,从事教育工作。其间,他先后在云陵一小、洲渡小学、下坂小学担任语文教师至退休。卸下枪杆子的他,拿起了笔杆子,写出一首首饱含深情的诗。 退休后,他参加云霄县关工委报告团工作,笔耕不辍,为下一代和当代军人提供许多革命传统教育的材料。他撰写的《一张旧相片》《血战李美军》登载在2001年出版的《熔炉情结》书中,撰写的《我当了编外炊事员》登载在2002年出版的《历程》一书中,撰写的《半个苹果的故事》《作家采访英雄范鼠儿》登载在2003年出版的抗美援朝实录《震撼世界一千天及续编》书中。还有《为和平而战》《纪念陈毅诞辰一百周年》《中华老人诗文、书画作品选集》《中华老年人光彩人生》《福建军大》都刊登了他的文章。 “同仇敌忾驱强敌,愿将鲜血写春秋。浴血沙场何所惧,为保和平献忠心。”张绍川曾在他的诗中这样豪迈地写道。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