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依托优势教育资源,以教育扶贫和科技扶贫为路径,党建引领、政校行企联动,打造“5+4+3+3”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以教育扶贫为基础,带动科技扶贫、水利扶贫、产业扶贫协同发展的扶贫道路,把脉开方“拔穷根”。
“5+4+3+3”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拔穷根”
“志智双扶”,每年开展励志之星评选活动。(来源: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是党中央交给教育战线的重大任务和历史使命,职业教育作为精准扶贫与扶智的重要抓手,在国家精准扶贫和决战脱贫攻坚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简称福建水院)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依托优势教育资源,以教育扶贫和科技扶贫为路径,党建引领、政校行企联动,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等各项教育扶贫政策文件精神,打造“5+4+3+3”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以教育扶贫为基础,带动科技扶贫、水利扶贫、产业扶贫协同发展的扶贫道路,把脉开方“拔穷根”。
“5+4+3+3”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模式路线图。(来源: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五年探索,终得秘方
2015年底学院制定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2016-2020)》,依托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项目,省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建设和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省高职教育“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和福建省水利专业群、电力技术专业群实训基地A类培育项目的开展,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不断完善和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策略。
经过近五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凝练出“5+4+3+3”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模式,该模式通过产教融合,打造党、政、校、行、企“五位一体”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共同体,形成“四共”(资源共用、人才共享、责任共担、发展共赢)内部良性运行机制,破解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机制不畅的障碍,解决了“谁来扶”的问题;通过“三精准”,立德树人、产教融合,破解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施策不准的障碍,解决了“怎么扶”的问题;通过“三持续”,立足个人、学校、生态三个维度明确脱贫目的,破解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持续不够的障碍,解决了“谁受益”的问题。
“闽宁情·学子梦—2018筑梦助学金”捐赠仪式。(来源: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科学诊断,对症下方
机制创新。构建“五位一体”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共同体,形成“四共”内部良性运行机制。构建了闽宁班、订单班、现代学徒制、二元制等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教育精准脱贫大格局,破解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机制不畅”的障碍,解决了“谁来扶”的问题,促进学院深化职教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助力扶贫对象脱贫并可持续发展。
体系创新。构建基于8字螺旋独具专业特色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水文化育人体系。通过“三精准”,立德树人、产教融合,破解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施策不准”的障碍,解决了“怎么扶”的问题。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精求技能、崇尚文明”的水院人,引导学生“踏遍八闽青山绿水,青春奉献水电事业”,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实现“扶志、扶智”相结合。
路径创新。通过“三持续”,立足个人、学校、生态三个维度明确脱贫目的,基于产教融合高职水利和电力人才供给侧改革与实践,精准对接水利、电力扶贫,培养德技双修的水电工匠,拓宽人才培养路径,变输血为造血,同时实现人才培养的路径创新。以打造幸福河湖、幸福乡村为切入点,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破解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持续不够”的障碍,解决了“谁受益”的问题。毕业生多到基层就业,助力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精准达到脱贫目的。
开展农民水利员培训,主动融入福建省水利扶贫三年行动中。(来源: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全新疗效,方到症除
自2013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福建水院积极参与扶贫扶志、扶贫扶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机制体制,成效斐然。
以“8+4”资助育人体系为支撑,实现经济精准帮扶。“8”是奖、助、贷、补、勤、减、免、偿八位一体的资助保障体系,“4”是“爱如春雨”“夏日凉风”“秋之硕果”“冬日暖阳”四季资助育人。通过资助育人体系发放人数共计1210人,发放金额116.3万元。五年来,累计发放奖、助学金合计2500多万元,受助对象共计33027人次;各类贷款学生共计2892人,贷款总额共计1961.6万元。评选出国家奖学金27人(困难学生获奖12人,占比44.5%)、发放金额21.6万元,评选出国家励志奖学金990人、发放金额495万元。近3年来,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补助金发放人数142人,发放金额28.4万元。设立“闽宁情•学子梦”助学金,提供12万元资金作为扶持基金,资助符合条件的50名宁夏建设职业贫困大学生,一次性资助每生2000-2500元。面向贵州籍学生累计免除学费30.3万元。
以广泛开展的职业技术培训为平台,实现技术精准帮扶。学院依托专业优势,主动融入福建省水利扶贫三年行动,依托院士工作站、协同创新中心、河湖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等科研平台,通过参与农村水电基础设施改造和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计划等项目和开设《农村饮水工程安全运行及管护》等涉农课程,对接教育扶贫新要求,因地制宜地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供农村饮水安全评估、水土保持设计等涉农技术服务。5年来,累积承担社会培训60505人次,技能鉴定21198人次,承担相关省部级项目46项,开展技术服务163项,授权国家专利90项。其中福建省23个贫困县在内的乡镇水利工作站站长和农民水利员,累计培训近40期、6000多人次,进一步提高基层水利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立足行业、服务基层”理念,实现精神扶贫。学院通过榜样示范、价值引领、文化融合、协同育人,激励广大学生在新时代的田野上建功立业,为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埋下了希望的种子。2018年,水电1531班的张燕珠同学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农村、服务家乡”的号召,毅然返乡创业,成为南靖县最年轻的村干部,她向村里建议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营运用到南高兰花种植扶贫项目中,帮助减少农户风险,实现兰花销售增收达近百万。2020年,刚刚毕业不到两年的2018届毕业生卢佳成获得“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殊荣。来自云南省丽江市一个小山村的他,在校锻造了不甘人后、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参加工作后以踏实的作风、稳健的态度,践行测量员精益求精、百折不挠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仅在2019年,他就输送1700余名水利电力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抓手,实现四链融通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学院发挥水电类特色专业群优势,通过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闽江国际班”;响应《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对口帮扶宁夏建院,采取“资助学费+订单培养+就业扶持”的模式,开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推进闽宁职业教育协作工作,共建优势专业2个,建设示范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生交流、捐资助学等方面密切互动;面向贵州省建档立卡贫困生开设订单班(精准扶贫班);针对低学历者启动“二元制”办学;开展校校、校地帮扶,委派高级专家和老师分别挂职帮扶永安职专和南平市光泽县山坊村,助力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和地区村财增收,推动党建和脱贫攻坚等等。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产业链、专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四链”融通,为贫困地区培养出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福建水院将基于新态势认真总结精准扶贫经验,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新路径、新方式、新办法,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攻坚克难完成任务、多措并举巩固成果,持续推进职业教育与全面脱贫、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资料来源:学习强国《打好脱贫攻坚战 |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5+4+3+3”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拔穷根”》)
(东南网记者卓志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