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之基。一年来,下党乡除了着力改变农业产业单一结构,还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带动就业、创业热潮。
盛夏时节的下党风景如画,吸引远近游客前来体验“下乡的味道”。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摄
脱贫“摘帽”不松劲
“下乡的味道”是一碗草药茶,闻着苦涩,品出清甜。
1988年建乡之时,下党是宁德地区4个特困乡之一和福建省唯一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镇”。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三进下党”,访贫问苦、现场办公,为下党摆脱贫困注入奋进动力。
去年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欣然给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乡亲们实现脱贫并勉励大家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一年来,下党乡党员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打造“感恩教育暖民心、村规民约转民风、产业振兴助民富、乡村课堂扶民智、新兴媒体播民情”五个党建为民平台,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
“产业发展得如何?”“生活上还有哪些困难?”下党乡紧抓脱贫攻坚任务不放松,常态化开展贫困户普遍走一遍、扶贫台账核查一遍、“两不愁三保障”落实一遍、“一户一策一产业”督促一遍、重点对象帮扶强化一遍的“五个一遍”强化措施,对重点贫困对象单列管理、重点帮扶,及时解决就近就业、技术培训等难题,坚持“扶上马”再“送一程”。
全乡脱贫“摘帽”后,下党乡更加注重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一批民生项目落地:投资2.8亿元建设省道S207线寿宁下党至尤溪段公路,打通交通“大动脉”;投资1.2亿元建设红色旅游教育实践基地,打造旅游新地标;安全饮水工程、人居环境整治由点及面,覆盖全乡10个村;实施下党希望学校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条件……
“短短一年时间,下党变得更加美丽宜居,乡亲们也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参与给总书记写信的幸福茶馆主人王光朝说。
“定制茶园”飘新香
“下乡的味道”是一杯香茗,捧在手里,暖在心底。
茶叶是下党乡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2014年4月,人民日报刊发《下乡的味道》,文中将“一路上的披荆斩棘、汗水风尘,百姓自发送来的甘甜的绿豆汤”概括为习近平总书记“下乡的味道”;9月,受到启示的下党村注册“下乡的味道”品牌,随后策划实施中国第一个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项目,开启产业扶贫新模式;2015年2月,村集体、管理人员、村民联合成立寿宁县梦之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定制茶园”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整合原来一家一户的零散茶园,推出扶贫定制茶园,吸引爱心机关、企事业单位认购茶园,建立从“茶园到茶杯”的产品可追溯体系,这种以购代捐的“消费扶贫”模式辐射带动当时村里大部分贫困户。
经过5年多发展,“下乡的味道”品牌以“下党扶贫定制茶园”为重点,不断覆盖全县各乡镇农产品,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县域农产品公共品牌。
作为“下乡的味道”品牌起源地,下党不断升级“定制茶园”发展模式,提升品牌带动作用。今年1月,寿宁县国企梦龙旅投公司全资收购梦之乡公司,同时成立由全乡各村10个合作社组成的寿宁县滴水缘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统筹开展下党乡定制茶园管理、茶青收购以及合作社管理、分红等事务。
据联合社理事长王菊弟介绍,为了做好从定制茶园到茶厂的管理,联合社采取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标准、统一采收、统一巡查管理,推行多劳多得、以干得助的溢价分红机制,既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又能激发农户种植积极性,有效破解茶青“卖难”问题。
截至目前,滴水缘联合社已吸纳社员609户,全乡现有定制茶园约4000亩,其中已定制面积1060亩。今年春季累计收购茶青40多万斤,生产毛茶8万多斤,入社茶农茶青总收入300多万元;春季茶青溢价补助发放61.6万元,人均增收1300元,茶农的幸福指数稳步提升。
产业兴旺“后劲”足
“下乡的味道”是一缕果香,甘甜芬芳,沁人心脾。
盛夏时节,下党乡的田间地头绿意盎然,农民纷纷投入忙碌的生产劳动,为丰收打好基础。在海拔900多米的岗后村,100多亩猕猴桃林已经结出中等大小的果实,果农穿行在果林中修剪枝头,去密留疏。
三年前,范晓鹏等在外乡贤回乡发展农业,并将村内其他返乡青年、无产业或产业单一的困难群众纳入合作社,实现抱团发展。经过精心管理,荒山变成“花果山”,除了主打的红心猕猴桃,基地里还种植了西瓜、桔柚,发展了林下养殖。范晓鹏说:“猕猴桃树长势良好,今年中秋节前后将会收获第一批果实,预计明年将迎来丰产。”
下党山多地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是必由之路。该乡通过引导群众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合作社19家、家庭农场23家,发展油茶600多亩、锥栗600多亩、连片水稻100亩、软籽石榴30亩,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之基。一年来,下党乡除了着力改变农业产业单一结构,还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带动就业、创业热潮。
以承接省、市委党校培训学员入驻学习为契机,下党乡精心设计重走一段路、重温一段历史、上好一堂党课、举办一个仪式、夜谈一次心得的“五个一”学习活动,致力把下党乡建设成党的作风建设的展示基地、群众路线的教育基地、摆脱贫困的实践基地,打造“学习小镇”。
如今,每天都有一拨又一拨学员、游客走进下党,参观难忘下党主题馆,游览鸾峰桥,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三进下党”的难忘历程,学习下党矢志不渝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据悉,下党乡去年接待全国各级各地党组织、学员和游客达18万人次,催生一批农家乐、民宿,带动许多群众就业增收。
修竹溪畔,鸾峰桥上,“下乡的味道”余味绵长。
(资料来源:闽东日报报道《在下党,品得出“下乡的味道”》)
(东南网记者郭晓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