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陈志彪教授凭借着“治穷先治山,绿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的理念,帮助闽西人民把荒山变成绿水青山,唱响脱贫攻坚的最强音,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
乡野村家之中,他授人以渔,在村民心中种下奔向小康的信念。
扶贫路上,有一个坚挺的背影,奋力前行,他深邃的目光望向远方……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陈志彪教授凭借着“治穷先治山,绿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的理念,帮助闽西人民把荒山变成绿水青山,唱响脱贫攻坚的最强音,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
革命摇篮 重焕生机
2001年陈志彪教授第一次长汀调研,随处可见的红色秃岭,被沟道切割的支离破碎的山体,让他震惊心痛之余也让他暗下决心,要用自己专业所学改变长汀生态恶劣、人民贫困的面貌。于是他扑下身子,扎根革命老区20年,坚持把水土流失治理与发展农户经济相结合,并以培育示范户为抓手,以科技为支撑,进而探索行之有效的模式和方法。让穷水荒山变成绿水青山,又让绿水青山变出了金山银山。他也成为“长汀经验”的重要科技贡献者之一。
在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社会各方的配合和陈志彪教授的努力下,长汀如今已由过去的光山秃岭,变成了“花果山”。村民们的收入和笑容也随之增加。长汀的水土流失面积比本世纪初下降了73.75万多亩,临近的宁化县2018年水土流失面积也比2012年减少了16.5万亩。长汀和宁化两县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已脱贫,彻底甩掉贫困县的帽子。百万亩的青山可以作证,千万人的幸福可以作证陈老师20多年来的实实在在的付出。
栉风沐雨 鞠躬尽瘁
常言道:“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背后替你负重前行。”陈志彪教授可能是这句话最好的代言人之一。20年来,作为教学工作者的陈老师为了闽西人民的生产生态问题不辞寒暑奔波于福州和闽西。仅2019年暑假,陈老师就在闽西高温潮湿的野外环境下奋战了40多天。
曾有多年时间,陈老师患上眼部肌无力,眼睛的重影让他有苦难言,以至于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一不小心就会摔倒。野外调查时遇到下雨会让任务更艰险难挨,下雨时他和团队只得背着沉重的仪器在泥泞的小路上艰难行走。崩岗调查异常危险,站在10多米高的悬崖边测量,一不小心就可能坠落。即便环境艰苦,有恙在身,陈老师依然克服重重困难,从未中断去闽西的行程。
正是陈老师这种不辞劳苦的精神为脱贫攻坚铺平了道路。2013年陈老师专门为村民李宝敏的承包地绘制了开发蓝图,分区域设计不同的种养方案。如今,李宝敏家经营的“礼庄家庭农场”已经成为福建省第一家工商注册的家庭农场和省级示范家庭农场。陈老师的科学理念通过示范户实践产出成果让广大村民看到了科技的力量并加深了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认识。
《老子》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陈老师的良苦用心如同春风化雨,在村民们的心中种下了生态致富的理念。
对症下药 抽薪止沸
“草—牧—沼—果”循环种养模式,就是作为科技特派员的陈志彪教授以及他的团队所探索出的模式之一。为调动农民积极性,他把种草和畜牧业相结合,还额外开发出了沼气供能和沼渣堆肥循环链。示范户马雪梅原本因为承包地生态问题接连种植养殖失败,后来在陈老师的指导下在坡地上修筑水平或反坡梯田,在梯田的台地前沿筑起土埂,后沿挖竹节沟,以拦蓄雨水;在裸露的园面、梯壁、土埂上种草,以防止雨水冲刷,并且修建了沼气池来利用养猪产生的粪便,沼气为鸡舍的电暖装置提供能源。同时,沼渣、沼液又可抽到果园里当肥料,促进板栗树茁壮成长。果园里的板栗树长得枝繁叶茂,养的鸡也不会因夏季高温而热死果园的养鸡规模也达到了6万多只。放养的河田鸡在树荫下嬉戏觅食,既充当起了“割草机”,又节省了割草费用,鸡还会为板栗树消灭金龟子等害虫,鸡粪又成为板栗树的肥料,形成良性循环。先富起来的示范户们不断扩大生产,也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收入提高。
教学相长 相得益彰
有些人可能会有疑问了,陈老师如此尽心投身于扶贫工作又如何能够兼顾科研方面呢?
实际上这对于陈老师而言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陈老师的科研工作也在长汀地区进行着——他先后出版三部专著,2018年更是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还曾获中国水土保持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发表上百篇学术论文,多次参与或主持地方计划、标准的编制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提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陈老师正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伟大思想。
在采访中,陈老师提到自己小时候经历过贫穷的生活,那刻骨铭心的记忆使他不能对贫穷造成的苦难坐视不理。而让他在扶贫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实际上是长汀人民自己本身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所说的“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企鹅号”,整理:颜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