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起,南平市以“生态得保护,林农利益得维护”为目标,立足自然资源优势,不断进行实践,“绿色”与“创新”相辅相成,推广生态银行模式,创新了“林木收储+整合优化提升+生态旅游+康养”等新业态的顺昌“森林生态银行”和“资源+朱子文化+新生态”的五夫镇“生态银行”模式,入选全国十个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典型案例,被誉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生动实践”。
从2013年起,南平市以“生态得保护,林农利益得维护”为目标,立足自然资源优势,不断进行实践,“绿色”与“创新”相辅相成,推广生态银行模式,创新了“林木收储+整合优化提升+生态旅游+康养”等新业态的顺昌“森林生态银行”和“资源+朱子文化+新生态”的五夫镇“生态银行”模式,入选全国十个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典型案例,被誉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生动实践”。
南平生态脱贫的绿色实践:兴林事、致富经。图片来源:学习强国 龚玉
点“难金” 强技术 盘活闽北林
长期以来,南平市的林业投资主要是政府补投、林农或合作社主投的小型分散模式。2017年1月,南平市策划了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计划投资达215亿元,其中政策性贷款达到170亿元,创下福建省单个林业项目规模的记录。
为破解融资难题,推动资金多元投入。南平市以PPP模式推动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的实施,目前,南平已累计完成投资40.9亿元,其中政策性贷款36亿元。
为了缓解生态民生矛盾,实现双赢,南平市建立规范的收储制度,编制科学的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可靠的复核机制,确保林农利益不受损失。据悉,项目已累计完成商品林赎买95.93万亩。
利于民 兴林事 增收喜眉梢
2003年以来,福建省南平市持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了“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激发了林农发展林业积极性。2014年,南平市出台《关于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林业规模经营的意见》。
南平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利益紧密联结。除了“流转折现”模式外,“获利分成”模式以“公司+农户”的合作,把村集体(林农)采伐迹地交给项目公司开展集约人工林栽培,待林木采伐后,按约定比例获得利润分成。
生态“+” 绿福祉 脱贫新路子
2017年,南平市围绕打通“青山”变“金山”的“最后一公里”,在全国首创“生态银行”建设,成为了生态资源富集地区的破题典范。
南平市各地依托自身资源条件,探索“生态银行”的不同模式,例如武夷山市五夫镇“文化生态银行”、建阳区“建盏生态银行”、延平区巨口乡“古厝生态银行”等等,创新模式层出不穷,南平市真正做到了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现实效益。
与发展新业态相结合。南平市通过在林下种植中药材、食用菌和推动森林康养旅游,项目已发展林下经济2.85万亩,有力推动“以短养长”。
与生态扶贫相结合。南平市把项目优先安排在深度贫困地区,采取出租林地使用权、以林地择资入股、劳务用工等方式,实行精准脱贫,促进林农增收、集体增财。
山风吹林,飒飒有人。林业发展需久久为功。南平市书写了一份具有示范意义的绿色答卷,描绘了一幅开阔的“点绿成金”图,走出一条生态脱贫的绿色致富路。
(来源:学习强国 龚玉 《打好脱贫攻坚战 | 南平生态脱贫的绿色实践:兴林事、致富经》)
(东南网记者吴晓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