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司法厅驻永泰县赤锡乡淡油村第一书记陶然仍记得两年半前到村上任时的情景。村两委代表村民们提了三个愿望:解决用水问题、解决交通问题、解决叶落归根的问题。这对于还不熟悉村里情况的陶然来说,是严峻的挑战,是铭记在心的任务,也是扛在肩上的责任。
七月骄阳似火,但600米的海拔以及丰茂的植被,使得群山环绕中的淡油村并不燥热。路边,今年新栽的1000余株杜樱、银杏,以及在沟壑丛生的山林中种植的25亩水稻,迎着太阳,散发出拔节的音符。那种律动,像极了这两年的淡油村。
省司法厅驻永泰县赤锡乡淡油村第一书记陶然仍记得两年半前到村上任时的情景。那天派出单位、县、乡的领导,以及村两委与陶然在村部开了第一个会。村部就是废弃的淡油村小学,开会用的桌椅破旧不堪,寒风肆意地穿过没有玻璃的窗户,教室里却依旧热火朝天的讨论着。村两委代表村民们提了三个愿望:解决用水问题、解决交通问题、解决叶落归根的问题。这对于还不熟悉村里情况的陶然来说,是严峻的挑战,是铭记在心的任务,也是扛在肩上的责任。
如今,陶然已经用成绩回应了淡油村的期待,村民们也用真诚笑容回应着陶然的付出。
图为陶然(第二排右一)与福州市委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专家、村党员群众畅谈学习体会。图片来源:《福建法治报》
破解饮水难题 建设宜居型乡村
上任后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发展路线。
全村常驻人口只有七十人,以老人为主,发展产业型乡村不现实;山路崎岖,路窄弯多,连大巴都开不上来,发展旅游型乡村,也不现实。既不是革命老区村,也不是少数民族村,该怎么办?
“村里常住人口少,既是劣势,却也是建设宜居型乡村的优势——生活垃圾少,污染少,空气好,环境好。”陶然把淡油村打造成宜居型乡村的想法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这也回到了村民的第一个要求——解决用水的问题。“如果用水都无法解决,那最基本的生活都没法保障,何谈宜居呢?”
“油即是水,淡油就是寡水。”这是淡油村村名由来最普遍的一种说法,缺水是横亘在淡油祖祖辈辈身上的一座大山。陶然几乎踏遍的淡油的每一寸土地,在合适的水源和平衡接水管的开支以及后期维护的各种方案中进行不断优化。最终,一条2500米长的水管,从长芒坑梯头接到了每家每户,改变了淡油村244户973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淡油村的历史。从此,打开水龙头,就能喝到翻山越岭而来的溪水。生活用水有了基本的保障,宜居型乡村建设也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从旱厕改成无害化卫生厕所,从夜晚漆黑一片改成全村60盏太阳能路灯照明,从村里机动车停放困难到一座24车位的生态停车场……陶然从派出单位和上级部门争取到的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宜居型乡村的建设上,用在村民们体验感最强、获得感最强的地方。
村里原本留守老人居多,但随着村居环境的改善,回村里过周末、过暑假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现在的淡油,有水有电有网,关起门来和福州差别也不大,空气好,吃的也是自己养植的原生态农产品,所以就趁着暑假带孩子来。陶书记没来以前,回来是受罪,现在回来,就是度假了。”从福州返村的程保伟、程秀云兄妹笑着说。
当“常回家看看”不再是村里留守老人们无奈的企盼,而变成了在外村民一种自觉的精神享受的时候,宜居变成了一种精神的纽带,散发出更深刻的内涵。
图为陶然(右二)与村民察看树葬区选址。图片来源:《福建法治报》
破解殡葬难题 打造村民精神家园
多年以来,“叶落归根”是村民们最为迫切的精神诉求。
村里人过世之后都实行火葬,但要取回骨灰,就只能花费数万元购买公墓,凭着公墓管理方开具的证明,将骨灰从殡仪馆取出。否则,就只能将骨灰寄存在殡仪馆。购买公墓的费用对于淡油村民来说过于高昂,且农村普遍的诉求是“叶落归根”。所以,自从国家殡葬改革后,长眠故土就成了淡油村民的执念。但受限于政策,这成为了村民们无力解决的问题。
在咨询发改、民政、林业、国土等相关职能部门后,陶然提出了在村里建立树葬区,发展生态树葬的想法。这一想法很快就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如何选址?在没有上级专项资金的情况下如何自筹?每家出多少,每个墓穴如何收费?”这些细节,陶然并没有立刻拍板,而是组织成立了树葬区管委会,具体问题由全体村民推选的管委会成员协商一致后决定。“民主集中制”使得树葬区建设在短期内取得成效,淡油村党支部书记程保良告诉记者:“绕着岩顶山头建立了树葬区,目前一个位置是一千七百元,成本不到外面公墓价格的二十分之一,陶书记一年不到,就做成了多年来全村翘首以盼的好事情!”
树葬区的成功建立,让村民们更加信赖陶然,也让陶然明白了满足村民们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86岁高龄的程良波是淡油村第一任支部书记,近年一直卧病在城关的家中休养。2018年,在陶然探望他的时候,他突然提出想佩戴党徽。陶然听罢,立即组织村两委成员上门为老人办了一个简约又庄严的佩戴党徽仪式。程良波胸前熠熠闪光的党徽,让村里16名党员收获感动。“三会一课”的参与热情高涨,村党支部“学习强国”覆盖率和日人均积分始终在全乡名列第一。“陶书记为了方便我们这些外出务工的党员,每次都把支部活动定在周末,牺牲他回家团聚的时间,党员们都深受触动,现在特别愿意回村参加支部活动,也更有动力为村里做贡献。”党员程祖燊如是说。
幸福从哪里来?在一次一次被满足的精神追求中,淡油村民和陶然都有着自己的答案。
“我作为一名司法厅下派的驻村干部,要把法治作为最重要的精神食粮带到淡油!”陶然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省司法厅的指导下,陶然组织村两委制定施行《淡油村法治乡村建设实施意见》30条,该意见充分融合村情民意和法治乡村建设工作经验,大到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细到生活垃圾废水处理,涵盖全村建设发展各方面各环节。使法治成为村民身边的灯塔,引导淡油始终走在正确规范的道路上。
图为陶然(左)察看道路建设施工现场。图片来源:《福建法治报》
破解交通难题 踏上致富快车道
贫困户程金通无论做什么菜,最后都有可能做成“汤”。因为他家的木结构厨房年久失修,只要一下雨,水流如注般飞溅到地上,飞溅到锅里,炒菜也就变成了“汤”。看到这样的处境,陶然深有感触:让村民富起来是第一书记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程金通修建砖结构的新厨房,为他争取种羊、争取小额信贷,程金通也依靠勤劳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实现脱贫摘帽。但要如何做才能让全村富起来呢?
路是乡村连接致富发展的希望和纽带,这是陶然和村民们的共识。陶然和村两委千方百计争取项目和资金,建设“四好”农村路10公里,将淡油村下辖的四个自然村全部打通。特别是淡油村至东坑村的3公里通村道路建设,陶然积极协调上级部门,将该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十三五’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工程”,由青云山管委会作为业主单位,工程总投资近600万元。“这条路的建成,除了方便淡油、东坑两村群众出行,也打通了赤锡乡高山片区的路网,对全乡社会经济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赤锡乡乡长凌爱松说。
村民们许下的三个愿望,伴随着道路建设完毕,均已成现实。但站在崭新村部前的陶然,并没有被自己的成绩所满足。在陶然的协调组织下,淡油村通过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100千瓦,投资永泰县水利水电公司享受分红、兴办茶油加工厂等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图为新改造的淡油村村部。图片来源:《福建法治报》
“陶书记来之前,村财账户每年最多就是几千元,主要靠生态林的补贴。陶书记来之后,去年村财已经入账11万元了!” 淡油村报账员程良津兴奋地说,带着自豪,更带着对于未来的憧憬。
陶然还积极推动法治成为保障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力量,他联系福建君立律师事务所与淡油村达成共建关系,在村建成功能齐全的“君立法律服务站”。从此,无论是在发展经济时遇到纠纷,还是邻里之间遇到矛盾,都会获得专业的律师意见。法律职业共同体也成为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的一分子。今年,淡油村获评“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村”。
现在的淡油村部,不仅外观焕然一新,金融服务点、法治书屋、便民中心、调解室、警务室等机构丰富了村部的服务功能。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是陶然对于自己的要求。“希望陶书记能够长留在我们村。”这是淡油村民对于陶然的期盼。但不论是走是留,陶然都无悔于自己奉献的青春,都不负于群众对他的期待。
“淡离喧嚣,油生宁静。”陶然会和淡油村一起,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资料来源:福建法治报报道《永泰赤锡乡淡油村第一书记陶然:在山村挥洒青春 以奉献书写大爱》)
(东南网记者郭晓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