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六盘山下的誓言——来自宁夏的脱贫故事
2020-06-20 12:17:29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作者:邹欣媛
一个都不能少——“激发群众心劲儿” 天刚蒙蒙亮,中卫市海原县西安镇范台村的回族村民李成海家就响起了“嚓嚓”的铡草机声。李成海脸都顾不上洗,就忙活着给家里的“宝贝们”准备“营养早餐”。 宁夏海原县海城镇农民在华润基础母牛培育基地挑选基础母牛(2019年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李成海的“宝贝们”是家里的28头牛。过去李成海守着几十亩薄田,收入仅够糊口。为解决像李成海这样的贫困户缺少发展启动资金的难题,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对口帮扶海原县的华润集团特意打造了“基础母牛银行”。2017年李成海从“母牛银行”赊下6头牛来养,次年就脱贫了。 “现在我心劲儿大得很,再辛苦也值得!以前也起早贪黑,一年苦到头却没盼头。”李成海说。 宁夏固原市隆德县观庄乡前庄村的农田与苍翠的六盘山(无人机照片,2018年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同李成海家相隔200多公里的固原市隆德县联财镇太联村贫困户张世坤也有着同样的感悟。对于一个从前“花1元钱都要伸手向别人要”的残疾人来说,就业的意义不仅在于增收,更意味着有尊严的生活。 张世坤因为腰椎骨折而无法站立,此前已经困守在家20多年了。现在通过在“家门口”的人造花扶贫车间打工,他每年收入2万元,“组装花朵坐着就能干,我也能自食其力了。”他说。 残疾人在位于宁夏隆德县的闽隆福馨托创园制作手工花(2019年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在宁夏,40多个民族共居于此,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超过37%,李成海只是其中一员。在宁夏,残疾人是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群体之一,张世坤也只是其中普普通通的一位。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特殊群体也不能落下,这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庄严承诺。无声誓言,写就了六盘山上下最动人、最真实的中国故事。 央企对口扶贫、产业扶持、移民搬迁、生态补偿、闽宁协作……宁夏将扶贫“工具箱”中政策“工具”一样不落地用在西海固,这里的贫困人口也从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70余万下降到去年底的1万多;兜底保障、就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宁夏探索多种渠道助力残疾贫困群体增收,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由2014年的5.3万人减至去年底的4257人,脱贫比例超过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