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福建援藏网>新闻聚焦> 正文

这场福建非遗“嫁接”西藏唐卡的跨界直播火啦

2020-06-09 10:09:09作者:郑晓强 何瑞来源:福建日报APP-新福建责任编辑:郭晓楷我来说两句

  福建日报APP-新福建6月6日讯(福建日报驻昌都记者 郑晓强 通讯员 何瑞 文/图)6月4日,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福建非遗之花高原绽放”唐卡漆画跨界碰撞连线直播,在福建福州、西藏昌都同步举行。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福建省艺术馆、昌都市文化局联合主办,海峡教育报承办,福建日报全媒体、东南网等提供直播平台。通过直播,近40万人次的网友“走进”昌都市首届唐卡漆画技艺培训班,观看唐卡漆画的绘制过程。“守住非遗瑰宝,传承唐卡文化,点赞!”“棒棒哒!”“我们也想学!”……网友们纷纷留言。

  去年,闽藏漆画技艺培训班有效推动了唐卡漆画发展;为此,今年5月9日,昌都市首届唐卡漆画培训班在昌都市康巴文化产业园开班,为期40天。

  作为闽藏文化融合的产物,唐卡漆画在昌都有了怎样的普及?它还将获得怎样的发展空间?本报记者在昌都再度深入采访。

唐卡画师在绘制唐卡漆画作品《昌都解放纪念碑》

从首吃螃蟹到宣传推广

  在培训班上,记者再次见到仁青郎加,这位小伙子的身份已变成了培训导师。

  作为探索唐卡与漆画“嫁接”的第一人,他创作的《指小路尊者》被福建省艺术馆收藏。去年8月以来,他又创作了《布达拉宫》《观音菩萨》等唐卡漆画,并带着自己和家里学徒的作品,参加厦门文博会、上海进博会。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纷纷报道了其艺术探索。

  同时,其唐卡漆画也逐渐获得市场认可。目前,他已卖出3幅作品,其中,80厘米长、60厘米宽的《绿度母》卖了4万元。此外,他还指导学徒在手掌大小的木制圆盘上创作唐卡漆画。文博会上,他带去12件这样的文创圆盘,一售而空,每件价格4000元。

  “我是唐卡漆画的探索者和受益者,有责任去宣传推广它。”为此,他主动担任此次培训的本土导师,负责一个小组8名学员的教学工作,并帮来自福建的其他导师做好翻译工作。

  不少学员第一次接触唐卡漆画,心存疑虑。仁青郎加拿出自己的成品,让学员有更直观的感受。“大漆色泽温暖,具有年代感,且不怕水、可触模、易保存,可以赋予传统唐卡更多可能性。”学员们慢慢放下成见,潜心创作……

仁青郎加在绘制唐卡漆画作品《十八军筑路》

  白天教学,仁青郎加还利用晚上抓紧创作《十八军筑路》。

  今年3月,记者在江达县采写“西藏解放第一村——岗托村的沧桑巨变”系列报道,于微信朋友圈转发了当年十八军劈山筑路的珍贵照片。仁青郎加看到后,觉得很有意义,决定以照片为原稿,添加西藏特色元素,创作成唐卡漆画,献礼昌都解放70周年。

  “传统唐卡更注重取材的原典性,强调‘复制’;唐卡漆画具备更广阔的取材空间,强调‘创造’。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带着原创唐卡漆画进军全国美展。”仁青郎加介绍,自己还在筹办唐卡漆画工作室,以引领更多人学习、创作唐卡漆画。

从半数退学到超出名额

  去年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期间,闽藏漆画技艺培训班结业仪式暨学员成果展举行,10名学员完成的20幅唐卡漆画作品亮相昌都市博物馆,仁青郎加为众多参观者作了讲解。

  参观者中,有一位是来自贡觉县的西绕尼玛,西藏一级唐卡画师、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昌都市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

  “艺术是共通的。用漆的语言来表现,让唐卡有了新的生命力。”精专唐卡的他,在藏香制作、藏文书法、矿物质颜料、国画等领域也有所涉猎。此次听说举办唐卡漆画培训班,他兴奋地报了名。

  在福建导师的指导下,西绕尼玛创作了《贡觉三岩民居碉楼》《昌都解放纪念碑》等作品。“福建省、昌都市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如果我们艺人不去思考、不去融入,就会白白错失机会。”西绕尼玛说。

  “今年的培训,来了更多西绕尼玛这样的唐卡名家。”福建省第九批援藏人才、昌都市文化局非遗办副主任唐顺枝介绍,去年,最初选了10名唐卡画师参加培训,有5人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出,只好临时从昌都市职业技术学校选5名学生补充;今年,计划培训30名画师,39人报名,除1人生病回家外无人退出,因名额有限还婉拒了很多咨询报名的学生。

  白玛旺青的父亲,就是去年的退学者之一。

  当时,家里收到唐卡长卷《格萨尔王与三十大将》的订单,父亲不得不赶回江达县。今年,肩负46名学徒(其中,12名建档立卡户)生计问题的父亲依然脱不开身,只好委派白玛旺青及学徒桑培、尼玛布前来学习。

  “父亲对唐卡漆画很支持,要求我们认真学,学成后再传授给他本人和更多学徒。”身为家中第9代唐卡绘画传承人,21岁的白玛旺青承载着家族的厚望,“我和父亲觉得创作漆画比传统唐卡快,也会赢得新的市场,能带动更多学徒增收。”

  从技法衔接到审美融合

  “学员积极性更高了。”两年培训皆担任导师的福建省艺术馆创作部副主任何肃先说,“我们要求每位学员完成2幅作品,很多学员不满足于此,希望作更多画、得到更多指导。”

  何肃先坦承,面对唐卡漆画这一新的艺术形态,导师本身也在不断提升认识。

  “唐卡漆画是闽藏交流合作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他介绍道,去年的培训,导师着重从技法层面进行探索,研究、传授如何将漆画技法与唐卡技法相衔接。

  今年的培训,传统唐卡六大画派均有传承人参加。“在与各大画派的交流中,我对其不同的审美取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的画派讲究拙朴,有的画派讲究精细,我们尊重不同的风格,萃取相应的漆艺,指导绘制唐卡漆画,以达到更高层次的审美融合、价值认同。”在何肃先看来,此次培训更加注重追求唐卡漆画的艺术性。

  同时,何肃先对唐卡漆画的市场前景表示看好。“农民漆画扶贫模式已在福建取得成功,唐卡漆画是这一模式的延伸。”他认为,漆画好装裱、接地气,更容易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漆的融合性很强,“漆+”赋能,有利于唐卡与文创产业、旅游产业更好结合。

  而通过直播,唐卡漆画也进一步为闽昌两地群众所熟知。

  “唐卡漆画从诞生到成长,取得了很大成果。为此,我们将其作为非遗工作中的亮点进行展示。”福建省艺术馆馆长陈秀梅介绍,此次直播共吸引近40万人次观看,尤其是与海峡教育报合作,吸引了福建不少中小学学生,培养了他们对闽藏非遗文化的热情度和鉴赏力。

  在设于福建省非遗博览苑的福州演播厅内,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漆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唐明修对唐卡漆画高度肯定:“最古老的中华大漆材料,对话承载深厚文化的唐卡,构筑起富有诗意的图像,让更多人从中找到共通的自由和宽容。”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