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开满天路——写在川藏公路通车65周年之际
2019-12-27 16:35:10 来源: 福建第九批援藏队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
中央一声号令,10万筑路大军怀着“把五星红旗插到喜马拉雅山上”的信念,翻雪山、战江河、斗严寒。与筑路同时开展的还有与分裂势力、敌对势力做坚决斗争。 川藏公路堪称地质灾害的博物馆,沿线高山峡谷、激流险滩,地震滑坡、泥石流、雪崩等灾害频发。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力尚弱,筑路只能靠人力使用炸药、铁锤、钢钎、铁锹等简陋工具,同时还要克服物资匮乏的困难,挑战生理极限。 天险二郎山、红色泸定桥、天路十八弯、滔滔金沙江、绝壁怒江沟、风雪雀儿山……记者寻访川藏线的每一站,总有悲壮的往事令人动容。 99岁的十八军老战士魏克还记得,1950年,二郎山的绝壁上,战士们把自己吊在近乎垂直地面的半山腰,一人扶着錾子,一人挥舞铁锤,以每公里牺牲7人的巨大代价,硬生生在峭壁上凿出了一条天路。“155团3营在生达山遭遇大风雪,全营450人,冻死1人,冻伤7人,雪盲150人。”老人在日记中记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但他如今依然挺直腰板对记者说:“山再高,没有我们的脚底板高;困难再大,没有我们的决心大!” 1951年12月10日,雀儿山工地,年仅25岁的张福林被一块巨石砸中,倒在血泊中,战友们从他的遗物中发现5包菜籽。他在日记里写着,要让这些幸福的种子在高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甘孜县城4公里外,雪山佛寺之侧静卧着一排排窑洞——那是战士们修筑军用机场时,为不惊扰当地居民而挖出的施工住房。一天夜里天降大雨,窑洞顶盖崩塌,9名女战士没能逃出,平均年龄仅20岁…… 西藏芒康县如美镇竹卡村,拉乌山和觉巴山之间,湍急的河流日夜不停地冲刷着澜沧江大桥的桥墩。“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桥边的纪念碑上镌刻着毛主席的题词。滔滔江水见证了上世纪50年代一个排的战士因守桥而壮烈牺牲。 西藏八宿的怒江大桥旁,一座孤独的老桥墩静静矗立,往来车辆路过时,总会鸣笛致敬。据十八军后人介绍,工兵5团一位战士修桥时过于疲惫,不慎掉入了正在浇注的桥墩中,成了永远的纪念碑。 桥墩对岸的岩壁上,一幅《排长跳江图》石刻画清晰可见。当地干部介绍,当年十八军162团一个排在怒江沟炸山开路,因谷狭难以躲避炸出的飞石,待完成炸山任务时只剩下排长一人,其余全部牺牲。排长悲伤不已,纵身跳入奔腾的怒江,追随战友而去。为了纪念他,人们刻下了这幅画。 1954年12月25日,川藏公路终于与另一条堪称“人类开创史之壮举”的青藏公路同时开通。自此,现代文明的光芒照进高原,将古老文明带入了新纪元。为筑路而牺牲的3000多名战士,化为一路上永恒的里程桩。 在通车后的65年里,川藏公路经历过多少次修缮、改道,没人能记得清,但一代代川藏线人的智慧和勇气一直都在。 2012年,一条海拔4300米、长达12公里的隧道在“川藏第一险”雀儿山动工,历时5年,克服了冻土、涌水、断层、岩爆,终于将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公路特长隧道打通。 “这等于带给德格县第二次解放!”一位常年在川藏线上跑运输的藏族司机罗桑说。过去,雀儿山是川藏线上的鬼门关,隧道将过去需要两个多小时,要提防雪崩、泥石流的危险路段缩短到10分钟之内,车流量从1500辆增加到5000辆。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