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硖门乡柏洋村造福工程:因地制宜增收入
2018-07-26 17:33:5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星 我来说两句 |
案例介绍: “造福工程”实施以来,福鼎市柏洋村共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对山区的8个自然村296户1165人进行了搬迁。 “造福工程”新村采取引导方式突出抓好集中安置,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形成了现在较大规模群众聚居的永和新村。同时,大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工业企业,不断完善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全村实现生产总值1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1.4亿元,村财总收入4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00元,造福工程带来了柏洋村农民变工人、变商人、变股东“三个转变”。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全国妇女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省第二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点、宁德市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等。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省委书记孙春兰等各级领导先后莅临柏洋村视察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1999年以前柏洋村还有些地方不通电、不通公路、不通电话,生存空间狭窄,自然条件恶劣,多数住房破旧不堪,有的甚至人畜混居。为改变这部分人的生活状况,福鼎市以福宁高速公路移民搬迁为契机,在该村规划建设新村,全面实施“造福工程”,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山区人口实施异地搬迁,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彻底挖掉这部分贫困人口“穷根”,促使他们走上共同致富道路。项目实施初期,边远山区有些群众,尤其年纪较大的群众,思想陈旧,传统守宗观念严重,有“宁穷不离祖”的想法,不肯搬迁,给这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工作造成被动的局面。为此,福鼎市成立了造福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市乡组成专门工作班子,层层落实责任制,抽调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宣传政策,树立典型,引导边远山区贫困群众,尤其是居住在穷山恶水的畲族群众,积极参与实施“造福工程”,造福子孙后代。 二、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利用福宁高速公路建设弃渣地,规划建设新村,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办法,免费为搬迁户提供建设施工图纸,指定技术人员为建房施工提供指导,确保搬迁建房起点高、质量好,做到既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又有利于今后经济发展,并根据各自然村的具体情况和群众的生活水平高低,分批分期实施“造福搬迁”。对环境恶劣、生存条件极差、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根本不通的王山宅、金山、盘龙等自然村,优先进行搬迁;对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巨洋、岭坪、溪尾等自然村群众,尽早进行搬迁;对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生活非常困难的田头、金交椅等自然村群众,免费提供宅基地,全面动员搬迁。 三、抓住重点,循序渐进。实施“造福工程”初期,田头、金交椅、金山、盘龙等自然村60多户群众,祖祖辈辈靠的是几亩“望天田”微薄收入 ,人均收入几百元,有几户是长期病灾,“一日三餐,腌菜清汤”,生活非常困难,要他们搬迁自筹建房根本不可能。因此,在实施搬迁过程中对这部分特别贫困的群众,福鼎市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双重倾斜照顾,免费划拨宅基地,并给予户均补助3000元作为启动资金。对搬迁户一律免收相差规费,并安排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单位与有特别困难的搬迁户挂钩,抽调民政、土地、村建等部门人员负责工程实施和监督,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四、积极引导,增加收入。为了解决搬迁后群众生产生活出路问题,柏洋村探索出一条“山海并进,工业富村”的致富路子,引导村民由农民向工人、商人、股东转变。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为改变单一的农业结构,村两委对全村资源进行合理布局,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引种东魁杨梅,改良无公害茶园,养殖弹涂鱼,并号召先富起来的20多个党员干部每人挂钩帮扶1—2个对象,帮助村民发展生产。目前,全村共发展东魁杨梅600多亩,中药材300多亩,苦柑100多亩,弹涂鱼800多亩,改良无公害茶园1500亩,促进农民群众增产增收。2011年全村种养业产值达1800多万元,使绝大多数农户拥有了自己的创收“基地”。二是做大做强工业企业。大力引进企业,走工业强村的路子。目前,全村共有4家企业落户柏洋工业小区,并投入生产,年创产值11.4亿元;现正在建设的申达钢铁和国新阀门2家企业进入二期扩建,总投资2.85亿元,占地128亩,预计可实现产值20亿元,增加村民收入700多万元,进一步实现了农民变工人、变商人、变股东“三个转变”格局。目前全村有13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了转岗就业,月平均工资达2500元,有83户成了工商个体户、专业户和民营企业主,有100多户村民实现了从农民到股东的转变。如今 “山海并举,工业富村”的路子越走越宽,有力地推动了造福工程新村的全面发展。 五、加大投入,改善设施。利用本村丰富的水资源建成日供水4000吨的自来水厂,确保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发展,利用铁路隧道出碴加工碎石,为村集体创造了巨大的收益。投入近千万元,新建了柏洋寄宿制小学、柏洋村综合办公楼、永和农民休闲公园和孝文化公园等,配套了水、电、路、通讯、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并对新村道路、房前屋后进行了绿化美化,彰显新村“新、绿、亮、洁”转变。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目前柏洋村还在规划建设约2.5万平方米的农村保障房,安置柏洋工业区、核电等各地建设务工人员。规划建设新村二期农贸综合市场、百货超市、文化中心、廉政教育基地、四星级柏洋大酒店、人民广场、客运站、物流中心、幼儿园等项目,鼓励扶持山区岭坪、巨洋两个老区自然村剩余群众及邻村外地户口居民落户永和新村,实现乡村集镇化,人口规划达5000人以上。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