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专题>视频>福建省第二届十大法制人物评选> 正文
分享到:

林敏明

2017-11-06 17:25:0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福建省司法警察训练总队学员队队长

手捧“红苹果” 传递新希望

林敏明,福建省司法警察训练总队学员队队长,也是福建省教育援助协会(又名“红苹果公益”)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在林敏明担任“红苹果公益”CEO两年多时间,协会每年帮扶人数与筹款额成倍增长,用跨界融合撬动司法系统、教育系统、党团组织共同构建独特的司法社会工作帮扶救助体系。协会先后获得福建省直机关“最佳支援服务项目”、福建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福建省青春扶贫“一等奖”、福建五四青年奖章集体标兵等荣誉。他个人也获得中国公益研究院EMP、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IDEAS、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与美国哈佛大学ELP等多个公益学习项目奖学金。

一份心愿:让孩子们拥有红润脸庞

创办福建省教育援助协会,并不是林敏明第一次接触公益事业。早在2009年,他就定期参加乡村贫困儿童的教育志愿者工作。

“其实,社会上有许多人关心着乡村贫困儿童,但服刑人员贫困家庭的未成年子女这个特殊群体,却鲜有人关心。”林敏明向记者谈起他创办“红苹果公益”的初衷。

每每看到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因为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而脸色苍白,林敏明总是很心疼。“取名‘红苹果公益’,是因为我希望这群孩子能有张像红苹果一样充满生气、红润健康的脸庞。”

因为缺少资金和人员,“红苹果公益”创办之初举步维艰。入户走访,统计名单,争取资金……繁杂的事务统统落在林敏明一人手中,压得他险些喘不过气。“直到2015年,我们这才有了一个专职人员,帮我分担事务。”林敏明谈到公益事业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展开了舒心的笑颜,“我们手上帮扶着1500名孩子,还有2000名孩子已经统计在名单中等待帮扶。到目前,总算有5个专职人员来协助‘红苹果公益’平台的运转。”

一番苦心:用公益平台传递正能量

林敏明的苦心没有枉费,多年来,他整合监狱、司法、民政、教育、社会组织等资源,创立以监狱系统为核心的“五位一体”教育援助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被公益的魅力吸引来的志愿者们,与林敏明一起,让“红苹果公益”的脚步踏入社会多个领域。他们开发禁毒公益宣传进校园系列课程,让孩子们远离毒品;在女子、榕城等10家监狱开展“穿墙引线”亲情拓展见面会,为省内外145个服刑人员困难家庭提供了亲情交流的良好平台;协调公安、教育、民政等单位为服刑人员困难家庭子女落户、就学、争取困难补助等44人,收到孩子、家长、服刑人员的感谢信达300多封……2015年以来,“红苹果公益”先后捐赠爱心款达1185446.19元。

“我最开心的是,我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影响着身边的人,传递了正能量。”林敏明谈及公益平台的影响力,兴奋不已,“一个接受了我们两年帮扶的服刑人员家属主动跟我说,下次她也要当自愿者……”

在林敏明看来,服刑人员最牵挂的就是家庭。帮扶家属的同时,也是把亲情作为推动他们重新做人的最大动力。

一路坎坷:公益之路伴随几多不理解

采访中,不论是谈起平台初始的艰难还是付出时间精力的不易,林敏明都未曾落泪。但提到这一路走来伴随的质疑和不理解,他却几度哽咽。

“有人说我为名为利,有人说我不务正业。不被理解是最让人难受的。”林敏明眼眶泛红,尖锐的质疑声曾如尖刀般扎进他的心间。“虽然忙于公益平台的事务,但利用的都是业余、午休、休假的时间。我几乎转个不停,就在前几天,我早上飞去北京参加活动,傍晚又飞回来。有时我去农村入户走访,也会带上我的孩子,说是带他去玩,其实是他在陪我工作啊!”

“红苹果公益”给成百上千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带去希望,却给他带来了疲惫与艰辛。林敏明给记者说了一件事:“记得有一天半夜,我接到广州打来的电话,是个陌生服刑人员的妻子,她说自己熬不住了,想自杀。这位家属并没有接受过我们的帮扶,只是在一次儿童节收到过我们的小礼盒,她就是在礼盒里找到我的名片的。”后来,这名家属在林敏明的安慰和劝说下,放弃了轻生的念头。这事让林敏明感触颇多,“她在最无助的时候,想到了我。这种被信任,被依靠的感觉,就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

在林敏明心中,有着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尊重与怜悯。也许,正是这心底的善良,让他不畏艰难地将责任扛上肩头,毫不退缩地在公益之路上继续前行。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