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神针 定分止争
吴成光,现年55岁,柘荣县信访局副局长(主持工作),宁德市第一届人民调解协会会长。23年来,他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富有创新性的工作方法,为一方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省人民调解能手”“全国最美志愿者”等称号。
善于找根源 巧解纠纷赢民心
“一张巧嘴,一副热心肠,哪有矛盾就往哪里钻!”在柘荣县双城镇,只要提起吴成光,社区居民们无不这般评价。
双城镇是柘荣县城人口集聚地,社会环境相对复杂,全县80%以上的民事纠纷都属于双城镇管辖。
“调解工作关键在于找根源。每当碰到矛盾纠纷时,调解员不要急于发表意见和看法,而是让当事人把话说透,这样才好‘对症下药’。”吴成光说。
一天傍晚,刚走出办公室的吴成光,接到上城社区干部来电反映,辖区一自然村一户家庭发生激烈争吵,儿媳妇扬言要卖儿、杀父、烧房,情况复杂,矛盾随时可能激化。挂掉电话,吴成光急忙带人赶往现场。经了解,原来是村民林某的妻子朱某因剖腹产时大出血,没钱做手术落下了病根,此后多次跟丈夫、公爹争吵,这次更是发下恶毒的狠话。
“病急不等人,大家先帮助想办法筹钱。”吴成光当即将林家的亲戚、邻里召集起来,商量解决手术费用问题。看到素不相识的工作人员尚且如此热心,大家颇受感染,你五十我一百地当场捐助。他还奔走有关部门,帮忙筹措医疗费缺口部分。风波平息后,他又耐心细致地做当事双方的思想工作,使双方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朱某更是对自己的鲁莽行为感到后悔,表示今后要宽待家人、孝敬公爹。
从事人民调解工作23年来,凭着对群众的“真心”、对工作的“用心”、权衡是非的“细心”、调解疏导的“耐心”,吴成光成功防止了大量民转刑等案件的发生。经他调解处理的各类民事纠纷2410多件,调解成功率达98%,履行赔偿款项100%。没有一起因当事人反悔而向法院提起诉讼,没有发生群体性械斗和集体越级上访事件。甚至,他经常受邀到其他乡镇帮忙调解各种“疑难杂症”。
因为工作突出,吴成光当选为宁德市第一届人民调解协会会长,至今仍未卸任。
“傻直”助帮教 浪子回头获新生
司法行政人深知,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安置帮教和社矫工作的支撑。而说起帮教工作,发生在吴成光身上的一件事,至今仍被许多人津津乐道。
从事个体经营的刑满释放人员袁某因资金短缺,需要贷款,金融部门要求公务员担保,便找上了吴成光。为了鼓励袁某创业,吴成光二话不说就应承了。不料贷款到手后,袁某却因癌症去世,家人无力偿还该笔贷款。作为担保人,金融部门要求吴成光承担连带责任,吴成光又二话不说就将本金和利息全部代为还清。
虽然这次吃了亏,甚至有人说他“傻直”,但吴成光并不后悔。在吴成光的努力下,双城镇的安置帮教工作每年都取得显著成绩。不少帮教对象经过帮教,发生了质的转变,有的成为一方经济能人,有的成为见义勇为的典型。劳教回归人员袁某生脱教后,三进火场、六次下水救人,以实际行动报答社会;脱教人员袁某忠舍己救人,获得“宁德市见义勇为先进工作者”和“宁德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社区服刑人员袁某甲重新创业,在乍洋乡开办养鸭场售卖鸭蛋,却因销路不畅,损失不小。2016年7月,吴成光获知情况后,不仅送上2000元帮扶资金,还帮助联系超市、饭店,并通过微信等网购平台帮助扩大销售渠道。
“吴成光积极创新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关心关注这一特殊群体,有效地把重新犯罪率控制在最低限度。”柘荣县司法局局长王卫真说。
履职新岗位 撸起袖子继续干
“老吴,我又追过来找你!”记者采访中,柘荣县医院副院长李求炎话音未落就走进了吴成光的办公室。
原来,李求炎是向吴成光请教问题来了。前不久,一名老妇人因白内障到柘荣县医院治疗,但术后没有明显好转,老妇人便认为责任在院方。后经司法鉴定,排除了治疗上的因果关系。
“如何处理这起纠纷,想听听你的建议。”李求炎说。一番探讨后,吴成光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李求炎满意而归。
“尽管老吴现在已调到了新岗位工作,但很多矛盾纠纷当事人仍然会‘追’到信访局找他帮忙调解,所以他比以前更忙了。”采访中,正在一旁的县司法局主任科员孙锦泉笑着对记者说。
吴成光告诉记者,到新岗位工作后,更感肩上责任重大,又适逢厦门会晤和党的十九大两大盛会,为此他丝毫不敢懈怠,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成功化解了相关的信访积案和信访突出问题,实现了“三个不发生”和“零非访、零滋事”的工作目标,受到上级表扬。
“可以说,对于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吴成光无异于一根‘定海神针’。”柘荣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魏定建称赞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