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中国小岛屿国家海洋部长圆桌会议 > 正文

融入海丝,蓝色经济振翅腾飞  福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2017-09-20 17:51:37 记者 王凤山 通讯员 林霞 来源:省海洋与渔业厅  责任编辑:许静娴   我来说两句

海洋经济作为福建最具潜力和活力的经济载体,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福建加强与海丝沿线国家开展海洋与渔业领域交流合作,重点在陆海统筹联动、远洋渔业发展、海外养殖渔业建设、海洋合作平台构建、海洋与渔业对外贸易、海洋科技金融服务、海洋文化建设等领域主动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陆海联动,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福建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陆地海岸线长达3751.5千米。如何在更好起点上谋划海洋经济发展?“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规划,综合考虑了陆、海资源与环境特点,突出海峡、海湾、海岛特色,在空间布局上,力求形成“一带、双核、六湾、多岛” 的海洋开发空间布局,打造陆海统筹、联动发展的蓝色枢纽。”省海洋渔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今后的规划实施过程中,将坚持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依法用海“五个用海”总体要求,继续通过打造海洋优势特色产业聚集区,统筹布局安排全省重大用海项目,引导沿海各地科学开展湾外区域用海规划工作,不断拓展城市生产生活新空间等措施,逐步推动形成与全方位开放相适应的港口、产业、城市联动发展的新局面。同时,将进一步加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对接,以海上丝绸之路为纽带,建立和完善合作机制,推动产业链长、关联度高、辐射力强、带动效应大的海洋新兴产业和现代海洋服务业的对外合作。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给予新的发展机遇,积极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强海洋全方位合作,打造产业合作新平台。

加快“中国—东盟渔业产业合作及渔产品交易平台”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东盟海产品交易所、东盟海产品仓储物流体系、东盟海产加工进出口物流园区、东盟海产品交易投融资平台,提升我省水产品对外贸易水平,促进境内、境外两种资源,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有效利用,并带动东山海魁、漳浦盈丰等一批渔业加工企业,以及福州名城、泉州华洲等一批仓储物流企业的集群发展。

此外,进一步整合我省现有的海洋资源优势,推动设立了“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争取到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第二批项目资金支持,努力打造中国—东盟海洋产业合作的基地、国际海洋科技合作交流的中心、海丝文化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海岛生态利用的示范基地等,加强与东盟国家全方位海洋合作,提高福建开放型海洋经济水平。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高。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值达到8003亿元,占全省GDP的28.1%左右,推动我省形成陆海经济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走向深海,开创“二下西洋”新时代

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远洋渔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稳步推进远洋渔业产业发展,开创“二下西洋”新时代。

首先,加快远洋渔船更新改造。落实好国家鼓励远洋渔船更新改造的优惠政策,通过贷款贴息、建设补助等措施积极推动远洋渔船及船用装备的更新、改造和升级。开展新型高端远洋渔船研发和先进远洋渔船及船用设备的自主设计开发推广,提高远洋渔船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其次,拓展远洋渔业发展空间。积极参与开发新的国际渔业资源,增强远洋渔业发展后劲。重点抓好东南亚国家海域、西非等过洋性远洋渔业、发展壮大太平洋、印度洋等大洋性远洋渔业,加强东盟、非洲等主要入渔国新资源新渔场的探捕和开发利用。同时,充分利用当前远洋渔业发展面临政策环境好、企业积极性高、产业内在动力强的有利时机,结合“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规划,着力打造一批集水产品精深加工、流通贸易、后勤补给、渔船维修、渔工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远洋渔业基地,并积极争取国家在布局上给予支持。

据统计,2016年,全省远洋渔业船队规模达到540艘、产量达29.2万吨,产值达25.6亿元,并建立境外远洋渔业综合基地12个,培育形成一批实力强、管理规范和信誉度高的远洋渔业企业,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装备优良、配套完善、管理规范、支撑有力的现代远洋渔业产业体系。

而针对我省养殖空间不断萎缩,渔业转场转业压力不断加大,利用我国援外项目扶持的政策,引导渔业企业到东南亚、非洲等国建设海外养殖基地,特别是印尼、马来西亚等岛屿众多、海洋资源丰富、发展养殖优势突出的国家,建立海外养殖基地。重点开展水产苗种人工繁育、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海上网箱养殖以及饲料加工厂、育苗场以及配套网箱的生产制造等项目。

目前,我省已有10家企业在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等国投资总额超9亿美元,建立渔业养殖基地面积超12万亩。与此同时,开展我省境外养殖基地生产的水产品运回国内时减免税政策的研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实施福建渔业企业在境外养殖基地生产的水产品运回国内,享受远洋捕捞运回国内免征进口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突出创新,为海洋经济提供要素保障

为适应开放型海洋经济发展,我省将积极推动海洋科技和金融服务创新,促进要素流动,强化要素保障。

科技创新方面,充分借助虚拟海洋研究院的平台,以科研项目为纽带,集聚整合海内外跨地区、跨领域的涉海创新资源,搭建引智引才平台,着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的科技瓶颈;建立福建海洋科学家创新创业协会,促使园区、院校、企业有机融合打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打造福建海峡蓝色硅谷,创新海洋科技成果孵化转化新模式。

据介绍,近期将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和载体,结合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战略,加强海洋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引导境外人才、技术等要素投向我省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新兴产业、现代海洋服务业等领域,推动人才、技术要素自由、有序流动。

金融创新是另一大亮点。针对蓝色经济所涉产业的特点,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推出了诸多特色鲜明的“蓝色金融产品”。

我省将继续通过省现代蓝色产业创投基金,采取创业投资、阶段参股和跟进投资等方式进行股权投资,主要投向我省海洋新兴产业、现代海洋服务业、现代海洋渔业等海洋产业中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的海洋企业;将继续开展海洋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业务,帮助海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此外,将抓紧推出“创新型成长型企业金融服务方案”,开发“科技贷”、“风险贷”等融资产品,从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创新金融资产品、创新股权融资平台等方面,助推创新型成长企业发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