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地处澜沧江上游,是西藏东部最重要的城镇。这里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贸易中心,吸引着来自四川、云南、青海等地的商人,正是受这种浓郁的商业气氛熏陶,昌都地区的藏族人也乐于从事商业贸易活动,勇于尝试各类经济冒险活动,20世纪早期的商业巨头“邦达仓”一直是人们的榜样。 今天,另一位昌都企业家加永益西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论的新对象,因为他所经营的汽车驾校以及“百事亨通公司”成为当地最成功的民营企业。这样一位依靠个人努力而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他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呢?
“我今年36岁,就是在昌都镇长大的。我没有好好上过学,小学到四年级时因为经常逃学而辍学了。当时父亲是运输公司驾驶员,常年在川藏线上跑运输,一家六口人全靠他的工资,我是家中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弟弟。 辍学以后也无事可做,但是感觉父亲养家糊口负担很重,觉得自己需要为家里承担些责任。2004年,昌都地区汽车队招收修理工,我应聘成功,开始学习汽车修理。2007年9月转为正式员工。2009年担任单位驾校的副校长,2010年被提拔为当驾校正校长”。 “2014年初,由于驾校经营不善,单位欲把驾校卖出去。但是,我认为汽车驾校实际上很有前途,有发展潜力。于是,下决心自己筹资承包驾校,单位里原有的10名员工也愿意跟着我一起干,从那时我就成为真正的驾校主管。最近几年,昌都地区的私家车辆增长很快,无论城市居民还是农牧民都纷纷)。 过去没有交通规则意识,购买车辆后没有驾驶证也开车上路,再加上公路条件不好,各类交通事故多发。随着车辆日益增多,这种局面肯定要改变,最起码驾驶证考试必定会严格起来。而昌都地区就只有这一家驾驶学校。因此,我认定驾校在未来必定有钱可挣。”
“我当时对经营驾校那么自信,是因为我对汽车、驾校这些业务非常熟悉。由于对政府的扶持政策、贷款政策不了解,因此,在创业过程中从未贷款,都是利用自己的积累白手起家。 幸运的是,从2014年开始政府要求所有车主必须要通过驾校考试才能获得驾驶证,没有驾驶证不得进入城市,不得驶入交通主干道,这样来驾校学习的人数猛增。可以说,那一年的三月我就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当时驾校学习的学费是每人2500-2800元,我的利润可观。
2014年11月我注册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取名“昌都市百事亨通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三千万。2015年昌都市成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占用驾校的地方,驾校86.4%资产属于国有性质,必须服从政府安排。无奈之下,我又四处筹钱,用118万购买了79亩新地重建驾校。 在这个过程中我索性扩大业务,在昌都市成立了“昌都市加卡驾校”,设有昌都市唯一一家机动车驾驶员考试中心,同时在昌都地区9个县市成立分校。可以说,现代在昌都拿到机动车驾驶证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在我的驾校学习的。
驾校的学费最初是每个学员600至800左右。2014年开始政府要求严格执行公安部令123号文令,没有驾驶证不得行驶、运营车辆。这样我们的驾校就要全面扩大规模,教官人数从以前的10人增加到35人,车辆从以前的6台教练车增至45辆。学费也上涨,2015年卡车每人5000元、轿车每人4000元,包含在驾校期间学习的住宿费。 很多农牧民来学车离家很远,必须为他们解决住宿问题。2014年,驾校毕业学员共1125人,2015年学员共2867人,合格率都在95%以上。
总的来说,这两家公司运行良好,年收入一般维持在600万左右。” “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制度繁琐,做事要靠关系,这对我来说很难。好在现在中央要求简政放权,取消各种不必要的审批程序,情况开始有了好转。从我自己的创业经历来看,个人的经验能力比书本知识重要。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机遇。 我很幸运的是,从小对汽车很熟悉,后来有学习修理,对西藏自治区的汽车行业熟悉。过去老百姓喜欢骏马,现在汽车已经代替了骏马,特别是在农牧区私家汽车增长很快,在昌都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村庄,家家户户都有轿车,有很多都是越野车,目前整个西藏自治区有35万辆汽车。 正是因为这个大背景,政府又对驾驶证考试严格要求,因此,驾校就成为所有想开车的人都要来的地方,我的企业就有了发展的良好机遇。因此,要感谢这个时代”。 “未来,我还想扩大企业规模,一方面我想在昌都树立私营企业的标杆,鼓励更多的人创办自己的企业。我的祖父辈都是游牧民,他们到任何地方放牧,都会根据当地的天气地形,制定放牧的策略。父母把我们带到了城里,我也希望利用好这个“牧场”,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合理地创造出更大的市场价值。驾校挣了钱,同时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让每个驾驶员熟练掌握驾驶技术,确保他们在日后的行车过程中规范、平安,事关无数家庭的幸福生活。因此,既要贴心服务,又要十分严格。总之,企业希望赚钱,但是要把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做好”。加永益西说着,神态认真,充满憧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