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北京市民清明节期间在北京玉渊潭公园踏青赏花。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统计,截至昨天下午3时,51万游人涌进市属公园追逐春色,较去年同期增长33%。其中,玉渊潭接待游客11万人次,同比增加55%;北京植物园游客达3.3万人次,同比增长115%。中新社发杜洋 摄 踏青、祭扫、赠柳、荡秋千、蹴鞠、打马球……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皆在“清明”时节集中“亮相”,今年清明前后,中国各地与清明有关的民俗文化活动,引领人们重拾久违的民俗风情。 “九帝”赠柳 “包拯”颁新火 “中国开封2011清明文化节”4日在河南开封拉开帷幕。 开封龙亭广场,一群身披铠甲的“武士”骑着高头大马缓缓在前开路,仪表堂堂、气宇不凡的宋朝“九帝”身披“龙袍”,率领文武百官和歌姬宫女,携带插在甘霖中的枝枝新柳,边走边向路旁游客“赠柳”。 古乐奏鸣、锣声响起,在威武肃穆的开封府全衙仪仗队和“大宋官兵”的簇拥下,开封府府尹“包拯”缓步登场。简短的仪式后,“包大人”开始“钻木取火”,向北宋“各国使节”、“各藩国大使”和“普通民众”颁新火。(李贵刚) 坟头锄去“子孙草” 广东客家清明不忘祖 客家人过清明必“门插柳、头戴柳”,以示不忘祖先。而东莞樟木头镇的客家人却不“重”柳而“重”草——“子孙草”。当地客家人在清明节时,有去祖宗坟上锄“子孙草”的习俗。 樟木头许多客家家族到目前为止仍保持着亲力亲为锄“子孙草”的习惯,以求祖宗保佑、祈求好运。每年清明前后,许多移居海外樟木头客家人都要赶回家乡,锄“子孙草”表明自己不忘祖先。(李映民李纯 陈剑锋 区馨尹) 申城高科技殡葬风起 获认可尚需时日 上海今年清明前夕推出中国首个“音乐视频葬”。一张张逝者生前的照片、一段逝者钟爱的音乐,与传统墓碑相比,可以让前来祭扫的晚辈更亲切地感受到先人的音容。 在殡葬业中融入高科技元素,不但让墓碑变得更有人情味,而且更为环保节地。此外,记者从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获悉,申城殡葬业正在研究、探索“人生小电影”、水葬、文化墓碑等多种高科技殡葬模式。(宗晨亮) 清明寻访归葬杭州辛亥先贤 今年是辛亥百年,记者4日寻访章太炎、徐锡麟、陶成章、秋瑾等归葬杭州的辛亥先贤。 位于杭州西湖南屏山的章太炎墓地背靠南山,面向西湖。墓地与明末抗清名将张煌言墓地为邻,墓碑上小篆“章太炎之墓”系章太炎自书。 1981年,值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徐锡麟、陶成章、马宗汉、陈伯平等烈士和浙军攻克金陵阵亡将士遗骸从孤山迁葬南天竺,形成浙江辛亥革命烈士墓群。 而在西湖西泠桥侧为秋瑾墓地。墓上端立着秋瑾塑像,大理石碑镌刻孙中山先生当年所题的“巾帼英雄”手迹。秋墓曾经9次搬迁,1981年重回西湖西泠桥,实现了秋瑾生前“如果不幸牺牲,愿意埋骨西泠”的愿望。(严格) 晋南上坟拿花馍 先人坟上滚一滚 时近清明,山西各地迎来扫墓祭祖的高峰。晋南地区,当地人仍保留着传统的清明祭祖方式。 在这一天,儿孙们会起个大早,赶去先人坟头。先放鞭炮,再将酒肉菜果等祭品放到坟前。祭祖时,家家都会做出石榴、桃子等形状的花馍,将之放在地上,来回滚上两三次,压一压新翻的土。坟头再插几根柳枝、放上花圈,一家人在坟头烧香、烧纸钱。最后叩头祭拜。(屈丽霞) |
相关阅读:
- [ 03-27]【文明网评】文明当成清明文化必要标配
- [ 03-26]清明前夕"除草人"活跃在墓区|车流高峰时段有哪些
- [ 03-26]清明小长假高速免费 部分高速公路调整最高限速
- [ 03-26]清明预计车流高峰出现1日傍晚、2日上午和4日下午
- [ 03-26]昨日雨纷纷祭扫人数少 预计清明节期间迎来高峰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