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县大田乡大田村地处乡境中北部,是大田乡集镇所在地,位于东经117°,北纬26°55′,区域面积17.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9900亩,耕地1826亩,其中竹林面积3723亩,笋竹资源丰富。现全村辖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354户,1564人,距建泰高速公路寨下互通口4公里,距泰宁县城31公里,交通便利。大田村与建宁县溪源、黄坊乡相毗邻,邵建省道下甘线横穿中心村,区位优势明显,东连峨嵋峰山脉,距泰宁县城30公里;西连七宝庵、天台山3公里;南邻大金湖旁;北与建宁县接壤,距建宁县城30公里。大田村先后被授予“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省级园林式村庄”、“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省级文明村”等。 近年来,大田村依托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先后组建成立了农民演出协会、农运会、蚯蚓灯会等特色文化协会,家庭旅馆、农家乐等产业协会,天台山笋加工等特产企业。目前,全村现已拥有家庭旅馆12家、农家饭庄16家、食品加工企业3家、商业购物网点2个,全村30%的农户及60%的劳动力从事旅游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此外,全村农户100%实现通电、通广播电视,移动、联通、小灵通等通信信号村组覆盖面100%;100%村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50%农户开通互联网,20%农户有私家轿车。
发展成效 我乡旅游产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旅游管委会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神,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效益。结合大田乡实际,积极实施旅游品牌创建工程,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我乡近年来旅游产业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规划引领,打造特色乡村旅游 坚持高点规划、高端定位、突出特色,充分挖掘整合人文历史、生态环境、地理条件、特色产业等资源,形成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优势农业互融共进的规划体系。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先后出台了《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等扶持政策,投入560万元支持乡村农家乐、旅游特色村、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推动了“大田村文化乡村游+大田溪沿河景观休闲游”的综合旅游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每年8月农闲期举行大型趣味运动会,设置了“挑粮跑”、“切笋大战”、“小鸭快跑”等多种极具本土特色的比赛项目,不仅增添了“趣”味,更展现了“农”味,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看参与。
二、整体联动,打造精品乡村旅游 一是做精旅游配套。坚持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融合发展,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点)同时就是乡村旅游示范基地。投入300余万元,安装集镇太阳能路灯80余盏,完成水渠桥梁修复9处,道路修复5处,桥梁修复3座,饮水管重布460余米,完成集镇主街道人行道改造、街道划线、减速带安装、管网预埋,并对集镇主街两侧行道树进行更新。二是做优乡村农家乐。通过项目打捆、以奖代补方式,吸引民间资金投入乡村农家乐发展。全村星级农家乐达到18家,带动乡村农家乐40余户。三是做强拳头旅游产品。将景区景点发展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打造了“大田村文化乡村游+大田溪沿河景观休闲游”的综合旅游项目,作为乡村旅游集聚人气的拳头产品。四是做美城乡环境。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新修建了4个垃圾池、15个垃圾桶。各个自然村集中居住点设施配套完善、环境整洁优美、农村垃圾收集处理长效机制全面建立,城乡洁齐美面貌全面展现,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了优良环境。 三、“四在农家”,打造全民参与氛围 以“富在农家增收入”为基础,不断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积极组织参加乡党委政府开展的各项种养殖、创业等培训,增强农民致富能力。以“学在农家长智慧”为条件,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积极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增长农民智慧和致富本领。以“乐在农家爽精神”为动力,不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利用村文艺宣传队的积极作用,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开展举办以龙灯、蚯蚓灯为主的“元宵灯会”,并同时发挥村里民间艺人的资源优势,组建了老年演奏队、腰鼓队、龙灯队、广场舞队等多支文化队伍,定期开展文化演出等活动,加强稻田鱼养殖,建立集“生产—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养殖场,供游客自助捉鱼、烹饪体验;同时依托丰富的笋竹资源,建立笋竹体验区,供游客体验挖笋、榨笋、晒笋、制作竹筏等。以“美在农家展新貌”为目标,进行房屋立面改造,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