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族工业从洋务运动开始,最早始于造船业。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创建,以生产枪炮子弹为主,辅之以修造船舰,还附设翻译馆、广方言馆和工艺学堂,有“中国第一厂”之誉。 在福建,在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的再三呼吁下,1866年,清政府在马尾设置“总理船政事务衙门”,任命曾为江西巡抚的沈葆桢为首任船政大臣。接下来,南北两船厂便开始了一场竞赛。 1869年,福建船政制造第一艘轮船“万年清”号。1889年,船政学堂毕业生设计制造出第一艘钢甲巡洋舰“龙威”号(后改名为“平远”号),相隔不到20年的时间里,便由生产木壳兵船、铁胁木壳船到钢甲军舰,连续跨越了造船技术三大步。至1907年,福建船政共造舰船40艘,占当时国内自造舰总量的70%。 曾国藩去世后,李鸿章出掌制造局大权,他主张“造船不如买船”。从1873到1885这12年间,江南制造局总共只造了4条船。由于甲午战败的影响和官办企业的管理问题,整个制造局业务不振,惨淡经营,江南制造局完全停止了造船业务,福州船政局也陷入半停顿状态。 1904年冬,新任两江总督周馥视察江南制造局,看到船坞荒废,心有不忍,后力主“局坞分立”,把造船厂从制造局中独立出来,仿照商坞的经营方式运营。1905年4月,局、坞正式分家,取名“江南船坞”,隶属海军,而真正负责经营的核心人物是总工程师。从此,江南造船厂开始了“官办民营”的独立历史。 民国成立后,江南船坞更名为江南造船所。1918年,江南造船厂承造美国政府4艘万吨级木甲运输舰,这是中国造船业有史以来的最大工程,也是工业发达国家的首次政府订货,引起中外媒体关注。《东方杂志》这样写道:“从前中国所需军舰及商船,多在美、英、日三国订造,今则情形一变,向之需求于人者,今能供人之需求,中国工业史乃开一新纪元。”江南造船厂在造船数量、吨位等方面均超过了当时在上海造船业处于垄断地位的英商耶松船厂。 然而好景不长,日本侵华期间,江南制造局所在区域便成为日军轰炸的重灾区,逐渐丧失了基本生产能力。福州船政局同样遭到日军的狂轰滥炸和洗劫破坏,曾经名震一时的大造船厂变成废墟一片。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