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将气候变化纳入农村社区规划
2016-11-16 09:20:02 来源:中国气象报 责任编辑:邢晓宇 我来说两句 |
11月7日,联合国气候大会第22次大会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这被认为将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见行动”的一次会议。 作为公认的最具有挑战性的全球性议题,气候变化不仅仅是环境问题,更是社会公正和扶贫发展问题。然而,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及城市的影响被多方关注,但在广袤的农村地区,气候变化对其影响在研究及应对方面仍存在很多空白。 脆弱——农村受气候变化影响不容忽视 脆弱与复杂,是中国农村与气候变化之间不可避免的关键词。 “中国的广大农村是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较脆弱地区,甚至是气候灾害多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曾表示。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林而达认为,气候变化还带来粮食供应的风险,尽管我国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和发展,包括利用一些新技术抵消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但是风险依然存在,在较严重灾害发生的情况下粮食供应还有可能造成粮食短缺。 更复杂的是,气候变化影响与贫困线联系密切。在我国,贫困地区和生态与环境脆弱地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两者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中国贫困人口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从中国30年的减贫时间来看,减少收入贫困人口相对比较容易,而消除气候贫困人口是最复杂、最困难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坦言,“气候贫困最大的特点在于对它的识别和统计是比较困难的,即使有了气候变化受害人口述,我们也不晓得哪些人因气候变化致贫。另一方面,解决气候贫困人口难度极大,气候变化既是产生直接气候贫困的主要原因,又可能是产生间接气候贫困的重要原因。” 潜力——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农村发展规划蕴含新机遇 “农村气候变化,不能简单看作气候问题,除了关注升温对未来的影响,特别考虑到农村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地区,还要让更多的人特别是从农村出来的人或又返回农村的人,去关注农村、农业现代化、农村的社区发展乃至可持续发展,而这项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认为。 杜祥琬亦表示:“农村是应对气候变化潜力很大的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既是农村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需,又可为全国乃至全球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贡献。更重要的是,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农村发展规划,对保障这个人口众多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安全,特别是粮食安全和水安全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2016年2月,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到2020年,普遍实现将适应气候变化相关指标纳入城乡规划体系、建设标准和产业发展规划”。这一行动方案的出台,显示中国对规划体系纳入气候变化视角有了更多的重视和行动,但目前尚未提出农村社区应如何开展相关工作。 在走过许多乡村之后,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农村怎么办”的问题便困扰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的心头。“大量的农村社区在发展过程中对气候变化的意识还非常薄弱。”他说,我国每年有好几万乡村被改造,但大部分是常规规划,很多农村千篇一律,比如都改成连排别墅,环境问题仍然非常严峻,污水、垃圾解决起来非常难。“如何引导农村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实现能源清洁化低碳化,并能增强防范气候灾害的能力,提升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需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探索——将农村与气候变化多个要素有机结合 姜克隽认为,应在农村社区规划中纳入气候变化视角,在农村发展进程中稳定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具体要从识别、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三个层次上开展工作:识别旨在加深农村社区和公众对气候变化潜在影响的理解,进而有意识采取行动应对;减缓旨在通过实施一系列减缓措施,有效减少农村社区二氧化碳排放;适应旨在探索不同农村社区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减少气候变化对农村发展的负面影响。 姜克隽及其团队经过探索认为,农村在发展过程中“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山青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气候变化相关的农村贫困、性别差异和防灾减灾管理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解决。另外,我国农村发展过程证明农村建设与发展问题的核心是国家与农户的关系问题,且新农村规划与建设也不是单纯的旧村改造、规划,而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也需要大家的积极参与。“农村社区设计非常重要,要将建筑设计、交通设计、能源使用、废弃物管理、水利社会设施、农村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社区文化生活、减排等纳入规划。” 在周宏春看来,还要注意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前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将低碳绿色发展的理念与农村发展、社区规划及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善有机结合起来。 林而达认为,开展气候变化影响下农村扶贫区划研究,从区域尺度深入分析中国的贫困问题,探索适应不同地区的扶贫模式,优化国家扶贫战略与政策体系,提高扶贫效率,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今天的规划和设计是为了现在和未来,现代化的农村将是现代化中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个绿色低碳的社区将是现代化农村的细胞,这些细胞的建设过程将极大提高农村的文明水平和公民素质。”杜祥琬说。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