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发改委碳排放交易>热点资讯> 正文

G20成果前瞻:中国进一步推动气候变化与减贫发展

2016-08-31 09:13:24来源:中国网责任编辑:邢晓宇我来说两句

G20活动纵贯全年,共在中国20个城市举办各类会议66场,其中部级会议就达23场。5月底以来,农业、能源、就业、贸易等4场G20专业部长会密集召开。妇女会议、智库会议、民间社会会议、劳动会议、青年会议等大型配套活动陆续举行。这些会议在不同领域、从不同角度,为杭州峰会作准备,并推动将各方共识转化为行动。贸易部长会议发布了G20历史上首份贸易部长声明,同意加强区域贸易协定透明度,确保其与多边规则的一致性,批准了首份《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为加强全球投资政策协调做出历史性贡献。能源部长会议形成了《2016年G20能源部长会议北京公报》,鼓励成员国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促进可再生能源投资,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大幅提高。劳工就业部长会议上,代表们就扩大就业机会、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认为G20成员要通过采取集体行动和国家行动加以应对,促进持续、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和生产性就业,让人人享有体面劳动。妇女会议上形成并通过的《二十国集团妇女会议公报》,将作为会议成果文件提交领导人峰会,以推动二十国集团更加重视妇女参与经济、共享发展成果。目前,中方设定的峰会主题和重点议题得到各方广泛支持,峰会成果的架构、板块已基本成型,主要活动安排全部敲定,场馆建设等落实良好。中国正在进行最后的筹备和完善,确保这次盛会成功举行。

普惠金融实现包容联动性增长

近期,中国向G20杭州峰会提交三个文件:一是《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包含8项原则,66条行动建议,这是国际社会首次在该领域推出高级别的指引性文件;二是《G20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升级版,增加了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新指标;三是《G20中小企业融资行动计划落实框架》,提出改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鼓励动产抵押融资、改革中小企业破产制度三项优先改革措施。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普惠金融这一议题符合当前国际社会经济金融发展需求,这既包括G20国家也包括非G20国家,特别是很多发展中国家,与本次峰会主题中的‘包容’很吻合。三个文件很有代表性,其中有不少内容是根据中国发展经验提出的,数字普惠金融就是很好的例子,充分体现了峰会主题中的‘创新’,这些文件通过后将能为全球普惠金融发展提供重要指引。”据了解,普惠金融重视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但不意味着普惠金融就是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公益活动。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潘光伟指出,普惠金融不是慈善和救助,而是为了帮助受益群体提升造血功能,要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发展可持续。

普惠金融这一概念由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

制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

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元年,杭州峰会首次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首次围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系统性行动计划,致力于推动全球包容、联动式发展。今年峰会致力于两个“第一次”:第一次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围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中方期待通过集体和国别行动,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强有力支持。本届峰会还邀请了更多发展中国家与会,使杭州峰会成为发展中国家代表性最强的一次。目前,各方已原则通过了G20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富有长期性和战略性的设想和行动,期待杭州峰会在推动落实发展议程方面引领风气之先,让G20成为引领全球可持续发展合作的舞台。

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尽早生效

在中方倡导和各方支持下,今年4月的协调人会议发表了G20历史上第一份关于气变问题的主席声明,各方承诺于4月22日或之后尽早签署《巴黎协定》,并尽早完成国内审批程序。目前,绝大多数G20成员国和嘉宾国都已签署《巴黎协定》。我们将推动各方加快完成批准手续,促使《协定》早日生效,协调各方采取积极行动,为国际气变合作贡献力量。

(本网综合外交部网站、人民网、新华网相关报道)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