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专题>党群>2016共铸诚信清朗网络>诚信•故事> 正文

厦门同安陈契陈秀珍夫妇卖汤圆 14年还清60万元债务

2016-06-30 09:45:03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康金山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9月20日讯(本网记者 文洁)“那段时间真的很难熬,非常难,现在一身轻,还是继续卖汤圆,只不过现在卖汤圆是为了养老了。”日前,看到记者时,陈契如是说。

陈契、陈秀珍只是厦门同安洪塘镇苏店村一对卖汤圆的农民夫妻,却在当地家喻户晓。当地村民爱光顾夫妻俩的汤圆摊,因为他们靠谱。他们靠卖汤圆还清60万元的欠款,兑现了对40多个债主的承诺,用14年的时间“脱去”了背在肩上的债务,在一个普通的村落里扛起了一面“诚信”大旗。

从大起到大落 比面子更难放下的是“诚信”

“我的故事真的可以写一本书。”谈起自己的经历,陈契感慨道。实际上,苏店村村民早就对陈契非常熟悉,改革开放后陈契靠做生意先富了起来,成了当时村里的风云人物。“我1984年开始做猪苗生意,从浙江等地进小猪崽卖给本地人”。几年后,他又买了部大卡车。“那时候收入很不错,几千元钱在我眼里都算小钱,而当时大学毕业生月工资也才几百元。”

然而,从1987年开始,陈契连遭重创:先是汽车出事故,赔了7万多元,后来生意一直亏本,“到1990年时,虽卖掉各种资产抵债,但还是欠了60万元。”

不到10年的时间,陈契就经历了大起大落,“当时很难接受现实,直到现在都不愿再去回忆。”那时候,上门催讨的债主很多,陈契形容那是“人生的第二个岔路口”,甚至有过一死了之的念头。

“做人要讲良心,否则对债主说不过去,也会害儿孙们抬不起头。”陈契说。为了还债,陈契想到要去深圳打工,却被妻子拦下,两人选择留在盘出去的猪苗场当工人。由老板变为员工,那一刻陈契百感交集。但是陈契心里知道,最让他彻夜难眠的还是还清债务这件事。陈契把债一笔一笔记下来,并对每一个债主承诺:请给我点时间,我一定会还你。

后来一天晚上,他带着妻子,偷偷地从村里走到同安县城,“去县城不是为了逃债,就是想去看看有没有工可以做,挣点钱来还债。”陈契说,“打过好多种工,但剩不了钱来还债”。

赊来推车卖汤圆 14年不敢休息还清60万债务

转眼又10年过去了,1998年,夫妻俩开始在同安中山路夜市上卖汤圆,“当时同安没人卖这种东西,我觉得或许能赚钱”。只要有钱就会立刻去还债,家里根本没有积蓄,卖汤圆的推车还是陈契从别人手里赊来的。刚开始,一碗汤圆卖1元5角,一天能赚30元。为了增加收入,夫妻俩并没有动“偷工减料”的脑筋,而是延长出摊的时间——从下午4点开始,常常到凌晨3点才收摊……。夫妻俩觉得汤圆要卖得好,汤圆的品质是最重要的,“我们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做汤圆的好手,有时候收摊回家还会琢磨怎么提高汤圆的味道。”起初夫妻俩自己做了汤圆会自己试吃,觉得不错再出摊去卖。“汤圆要是也做不好,真不知道还有什么能让我们还债。”陈契说。

慢慢地,许多人喜欢上他们的汤圆,老两口的汤圆摊生意渐入佳境,“从2000年开始,一天可以卖到200-300元钱了。”陈秀珍说。

收入比较固定后,陈契主动约请债主还钱,“我会提前一个月或一周,给他们打电话,让他们来拿钱”。为了保证营业额,老两口14年几乎从来没有休息过,“有一次,要还两万元给一个债主,他到我们的摊位看了后,说不急,你们太辛苦了,要不再借点给你们,我们非常感动……但钱还是要还,不然压在心里难受”

就这样,到2012年10月,最后一笔钱还清了,那天晚上,老两口没有喝酒庆祝,而是把账本烧掉,流了很长时间的泪,睡了14年里最轻松的一个觉,“我都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我们撑不到还完的那一天,剩下的债让儿女替我们还……还好不用麻烦他们了”。

老伴对婚姻的“诚信”是陈契坚持的最大动力

债还完后,老两口继续在夜市忙活着,不过比起以前,他们要快了多了,“无债一身轻嘛!”陈契坦言,这14年能让他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是老伴对他们婚姻的“诚信”,再苦再累老伴陈秀珍始终守着当初结婚时“不离不弃”的诺言。

目前,陈契最大的心愿,是有空带老伴去旅游旅游,“这些年,她陪着我没少受累,我欠她的,可能要下辈子才能还清了……”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