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峥嵘历史,砥砺当今—
2016-06-23 15:59:1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思楠 我来说两句 |
一笔砥砺当下的宝贵财富 “红色文化是一笔宝贵财富,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先辈们艰苦作战、不怕牺牲、勤劳节俭、廉洁奉公、舍小家为大家等等精神,在任何时候都有先进性。”龙岩市文联主席王永昌如是说。 王永昌告记者,近几年,闽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当地文艺家提供了一座创作题材宝库。“发生在闽西的革命故事非常多,也非常生动,是我们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近年,闽西文艺家深入基层,感受、挖掘有深厚底蕴、能感动人的红色文化,创作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 杨玉凤是龙岩学院思政部教授,带着学生去红色景点上课,是她的工作之一。她告诉记者,借助闽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来解决与学生切身相关的生活和学习问题,是学校教学中总结出的富有成效的教学经验。 当下正值学生毕业、入学季,每当这个时候,有些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也有人对寻找工作过于理想化。此时,杨教授便带着学生赶赴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通过参观和教学活动,学习才溪乡调查实事求是的精神,“回来后,我们从专业学习和社会需求出发来思考和理解实事求是精神,本科院校的学生也应多掌握技术,多做市场调研,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是与我们切身相关的‘实事求是’”。 “在古田会议会址和古田会议纪念馆,同学们可以看到,当时许多农民群众的知识水平并没有多高,入党后,他们慢慢建立自己的革命信仰,遵守三大纪律八项规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参观了解过这些史迹、故事之后,同学们很容易理解党的宗旨,比老师灌输、说教效果好得多。”杨玉凤说。 “在当代,我们如何让群众能够直接感知,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所经历的困难,特别是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丰功伟业;如何吸取前辈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等精神,以激励今天的生活;如何让前辈带给我们的昭示继续鼓舞青少年,让他们从小在心中埋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种子。这是红色文化传承的最重要的目的和意义。”杨卫东说,“近年来,许多地方都认识到红色文化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福建各地研究革命战争历史,挖掘红色文化,保护遗址、故居,宣传推广等方面积极性都很高。这些工作,一方面让红色文化从‘无形’到‘有形’,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各地的文化品位,提高当地人的自豪感。” 一场“活化”红色资源的尝试 上杭县古田会议旧址,远处青山绿树环绕,门前田野花海簇拥。 无论节假日还是工作日,这里都人气鼎盛。数据显示,2013年,旧址接待游客168.87万人次,同比增长17.0%。显然,古田会议旧址,以及依托旧址建立的古田会议纪念馆,已成为红色文化一块响当当的品牌。 提起打造旧址的经验,龙岩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古田会议纪念馆名誉馆长傅柒生用“活化”两字形容。 在古田镇五龙村的民俗文化广场上,每天都有地方特色十足的文艺演出,《年年好节节高》《勤俭布娘》《圣地古田百花香》等等节目吸引着八方来客,游客们还可以穿上红军服装,上台一起表演。“现在,红色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红色文化场馆自身建设也正在不断完善。在外在形式不断创新、丰富的过程中,我们也延伸其表现方式,以把红色资源更好地融入红色教育之中。让游客穿上红军服,吃红军饭,走红军路,在参与中了解历史,体会当时的生活,就是很好的创新。”傅柒生说。 “红色文化资源宣传推广的形式应多样化、立体化,如影视、音乐、演出等等都应尝试。”傅柒生介绍,目前,包括话剧《古田会议》在内的许多反映古田会议精神的影视戏剧作品已经制作完成,“我们有丰富的故事,以文艺的形式生动再现历史,更能感动人”。 “除此之外,红色资源要形成链条,各种优势资源相互融合衔接。一般红色文化遗迹都处于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利用周边资源,与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傅柒生介绍,来到古田会议旧址,旅客还可以欣赏旧址外的美丽风景,在五龙村的农家乐感受饮食的自然与民风的朴素。这样一来,红色景点成为文化客厅、生态走廊,会址中也少了商业气息,观众更乐意来、待得更久。 和古田会议旧址一样,“活化”红色文化的尝试,在全省各地上演。 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与福建省红星艺术团已经合作了多年。这群退伍、转业或是在军队大院长大,平均年龄55岁的中老年人,唱起红歌、军歌,诠释拳拳报国之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红色文化要进一步宣传推广,就要提炼文化内涵,将历史故事、优良传统作为原始材料,找到与现代人共鸣的触发点,进行加工整合,让它们‘活’起来。”杨卫东说。 在宁化,红色历史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演绎了另一种“活化”方式。作为红军长征的起点之一,宁化把“客家祖地,长征起点”作为旅游主打。走在宁化,红军医院旧址、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北山革命纪念园三大红色景点已融入老百姓生活。 “几年来,我们在文化普及上下了很大的功夫。2007年,组织开国元勋子女重走长征路;2008年,我们与国家邮政总局共同发行纪念邮票《送别》;2010年底,红色题材小说《客家壮哥》出版;今年,宁化与八一电影制片厂合作筹拍湘江战役中宁化子弟兵浴血奋战的电影,暂名《最后的战士》。”宁化旅游局局长钟宁平告诉记者,经过这些年的宣传推广,县里的1000多件红色文物,许多都被老百姓熟知。宁化红色旅游在省外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去年,宁化红色旅游接待22万人次,收入达到3300多万元。 对于红色文化的打造,傅柒生提出他的想法:“接下来,我们应继续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统一包装、打造,在做好项目带动的同时注重宣传方式,打造文艺精品。这样,红色文化才能在今天‘活’起来,品牌才得以打造。” |
相关阅读:
- [ 06-23]尤溪举办朱子文化与旅游交流活动
- [ 06-23]中华红色文化的福建版图:“闽东延安”续写华章
- [ 06-23]“老好人文化”是社会秩序的大敌
- [ 06-23]福建日报:关帝文化旅游节 东南网微信视频直播受热捧
- [ 06-23]市委召开常委会议 研究文化改革发展、“五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职教联盟建设等工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