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梅溪村位于漳州龙海九湖镇,镇上的9个村子都有种植水仙花,大梅溪村的产量就占了全镇一半以上。这个村有300多户人家,种植水仙花的就有200多户,成为名副其实的“水仙花村”。每年的10月份,是漳州水仙花的种植期。漳州圆山脚下,九湖镇大梅溪村,水仙花田里的花农正忙碌着。
东南网11月5日讯(本网记者 苏益纯 陈志远 陈惠华)漳州圆山脚下,九湖镇大梅溪村,水仙花田里的花农正忙碌着。每年的10月份,是漳州水仙花的种植期。深秋的阳光暖暖的照着,花农用双手把一颗颗不起眼的花球种到土里,眼中是满含期待的笑意,田间一派质朴的景象。漳州水仙花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史,目前全市水仙花球年产量为4000万粒左右。远处的圆山青翠毓秀,见证着千百年来山脚下的一次次花开,也见证了养花人的点滴劳作。
花农卓顺平的家就在大梅溪村,这里位于漳州龙海九湖镇,镇上的9个村子都有种植水仙花,大梅溪村的产量就占了全镇一半以上。这个村有300多户人家,种植水仙花的就有200多户,成为名副其实的“水仙花村”。卓顺平父辈都是种花的,是漳州典型的花农家庭,父亲热爱水仙花,一辈子都忙着水仙花的种植等工作。今年39岁的他从儿时懂事开始,就跟着父亲种植水仙花,和水仙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水仙花种植颇为费时,前后耗时三年,其间花农要把花球挖了再种、种了再挖,直到第二年年底最后一次种下,第三年年初才能赶着春节时候挖起来卖。花期一月、清新淡雅的水仙花,竟是花农三年的心血。日子在水仙花香中波澜不惊地过着,直到1999年。“那一年,我常常看到父亲一根一根地抽烟,不断地叹气。听母亲说,这一年水仙花的产量销量都很差,家里的的水仙花销量很差。十几亩水仙花亏了两万多。”卓顺平在心里默默想着,一定要帮爸爸把水仙花的生意做起来。 2000年,卓顺平单枪匹马去了广东,当时他载着一车水仙花球到广州花卉市场,找经销商去销售水仙花。但是当时水仙花的名气远没有现在这么大,他一次次失败,垂头丧气地回到家。
花农用双手把一颗颗不起眼的花球种到土里,眼中是满含期待的笑意。以前,整个九湖镇一年的产量也就十多万粒。现在仅一个农民一年就能种植十万粒。
“花球卖得不好,卖花不如卖菜呢!”回家后,卓顺平劝父亲放弃水仙花种植。近些年来,在他的记忆中,单粒水仙花球最低卖至0.15元,比洋葱还低,让他看不到前景。父亲却高兴地对他说,“政府要支持我们村建水渠、修道路,发展水仙花种植,我想我们还可以再坚持看看。”这意味着,长期以来挑水灌溉的日子就要结束了。自动化劳作可以省去很多工序。这么好的条件下,父亲希望他们父子两能齐心将水仙花事业继续做下去。
在2000年高峰期时,九湖镇水仙花种植面积有1万多亩,在当时仅剩下三四千亩。面对水仙花原产地种植面积不断萎缩,2014年漳州市政府出台了《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保护和扶持水仙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漳州水仙花原产地保护区管理办法》两份文件,规划建设6000亩的水仙花原产地保护区,而且将规划建设水仙花公园,结合九龙江及其南岸旅游项目,整合水仙花民间传说、雕刻艺术、种植技艺以及产品展示与销售等。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120万元补贴水仙花种植和营销等惠农政策。政府向花农保证,保证水仙花的种植面积。只有保证了原有的种植面积,才能保住产业的发展前提。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让花农们看到了水仙花产业的春天。
村里的妇女老少,到了年底基本都在家里帮忙水仙花种植、挖芽等工作
种植地保证了,要提高产量,就要从技术上提升。为此,政府将农业机械推广到村,为“萎靡一时”的水仙花产业带来了一丝活力。卓顺平说,“过去光靠人工栽培,效率低不说,劳动强度大劳动力又成本高,效益自然就下降了,现在有了机械的加入,劳动力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放,有了空余价值。”水仙花是冬季花卉,一年之中只有年底盛开。有了资金的支持后,加大了技术投入,实现夏季水仙开花的“奇迹”。夏季水仙盛开,有两个好处,一个是错峰开花,还有一个是增加销量,使得水仙花能够销往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技术来了,资金也到了。2000年的时候,卓顺平向邮政储蓄申请了第一贷款5万元。有了资金的支持,他大胆加大了机械种植水仙花的投入力度。机械代替人工后,水仙花种植速度逐步提升。亩产量从4000粒增加到5000多粒。以前,整个九湖镇一年的产量也就十多万粒。现在仅一个农民一年就能种植十万粒。技术提升后,水仙花的质量更有保障,价格从早期的每粒2元3元上涨到1粒12元左右。
水仙花种植颇为费时,前后耗时三年,其间花农要把花球挖了再种、种了再挖,直到第二年年底最后一次种下,第三年年初才能赶着春节时候挖起来卖。
政府还成立了漳州水仙花协会,协会副会长任清河告诉我们,大梅溪村就有八十多户种植户加入水仙花协会。这几年,政府和协会一起带领着协会会员到国外学习先进技术,还到香港、台湾、美国等地方推广水仙花品牌。早期,水仙花销售都是按颗计算,利润不高。在协会的指导下,花农将水仙花的等级分为5个等级,提升了水仙花的整体销售价值。政府还牵头在互联网上线了“漳州味——水仙花乡”花木电子商务平台。水仙花的营销整合,也帮助农民在网络上开拓市场,国内销量逐年提升。
凭着诚信为本,货真价实的经营理念,卓顺平很快在广州水仙花市场站稳了脚跟。“要我说,这几年来,我感受到最大的变化就是,以前产量不算太高,但销路却跟不上,现在产量高,销路更不错。”凭着诚信为本,货真价实的经营理念,卓顺平很快在广州水仙花市场站稳了脚跟。他高兴的说道,“现在,我主要在广州跑市场,我父亲和家人在村里种植水仙花。我还另外请了10几个工人来帮我种花,三十多亩的水仙花都不够我卖。我只好跟村里的农户收购水仙花,到广州卖。广州那边水仙花销路很大,我每年年底忙三四个月,就能销售出50多万个水仙花。”
政府一系列政策和优惠扶持,让花农真正赚到钱,让花农心里也笑开了花。
广州那边水仙花销路打开了,卓顺平每年年底忙三四个月,就能销售出50多万个水仙花。这是他的客户花厂里的水仙花一角,这些都是他从村里销售到广州的。
雕刻好的成品“水仙花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