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专题> 正文

兰州完美逆袭 力推治污风暴 HOLD住“兰州蓝”

2015-09-22 14:07:42丁小岚来源:中国兰州网责任编辑:李霖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兰州美景(资料图)

中国兰州网9月20日讯 ( 记者 丁小岚 ) “蓝天白云青草地”在2013年以前无疑是兰州市民心中最大的精神梦想,大气污染这一危害市民的“心肺之患”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外界认识兰州的“负名片”。2013年,注定是兰州治污之路的风水岭,空气质量新标达标天数193天,位于全国74个新标发布城市第36位这一骄人成绩,让兰州这座头顶冒着黑烟的丝路重镇在全国多地都深陷“霾”伏之时,来了一场华丽转身,正式摘掉了长期罩在城市头上的大气污染“黑帽子”,这一数据,也让兰州这位“西北汉子”在诸多“黑烟汉子”中成功逆袭。

坚定信心 排除万难 向污染宣战

2013年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说到了兰州市就像到了天然氧吧;2013年5月份,环保部在我市召开了西北五省大气污染防治经验座谈会;2014年8月份,环保部在兰州市召开了包括京津冀在内的14个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座谈会,介绍了兰州的治污做法,全国167个城市先后来兰调研治污工作……对兰州取得的治污成效,党中央、国务院、环保部都给予了充分肯定。量变到质的飞跃,并非是偶然之间,其间必是克服万难,才换来的凤凰涅磐。大气污染曾是兰州市久治不愈的顽疾,2003年国家正式公布重点监控城市大气污染指数以来,兰州市均位于全国后10位,部分年份排在全国末位。2012年以来,兰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和李克强总理“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的指示要求,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和行动计划,全市合力治污染,攻坚克难要成效。

领导重视、资金配备,机遇来临,兰州狠下决心、破除固有思想,一步步打消了“两山夹一河、冬季无风、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为主的城市环境先天不足制约因素多、污染难治甚至不可治;治理污染影响经济发展;大企业难管、不好管;治理污染可能带来各种短期矛盾和压力”等重重顾虑,开启了一场治污攻坚战。

洒水车上街清洁街道(资料图)

破釜沉舟找“病根” 动真碰硬防治大气污染

为提高大气污染治理的科学性,找准污染“病根”,兰州积极寻求高层次智力和技术支持,与中国环科院合作开展了兰州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和大气污染治理“院士行”等活动,聘请全国知名专家为污染治理把脉会诊,制定了《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3—2017年度)》和分年度计划,确保治污工作科学有序推进,并确定了环境立法、工业减排、燃煤减量、机动车尾气达标、扬尘管控、林业生态、清新空气和环境监管能力提升等八大治污工程,凝炼实施了916个项目,通过项目推进治污工作。

“反弹琵琶、冬病夏治”,在污染最为严重的冬季采暖期,从影响市民生产生活最直接、最严重的空气环境问题入手,开展更为严格细致的“冬防”行动,形成全年常态抓、冬季重点抓、年年持续抓的工作机制,为根治兰州治污开好了“药方”。

名医把脉,“药方”出炉,兰州坚持齐头并进,同步采取了减排、压煤、除尘、控车、增容、立法、严管、问效八大核心治污措施,开始为兰州治污熬药解病。

减排首先是对工业污染源采取“改、停、关、搬”等措施。“改”就是采取工程化措施,强化工业污染排放治理。两年来共引导投入近10亿元,对全市火电、化工、钢铁、水泥、砖瓦的主要高排放行业的210家企业全部实施了深度治理,其中城区三大电厂污染物排放量同比下降了60%以上。“停”就是在污染最严重的冬季采暖期,高排放工业企业实行停产减排,2014年对7家企业的20条(台、套)落后生产线进行了关闭淘汰,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任务。“搬”就是推动第二产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市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既“腾笼换鸟”腾出环境容量,也使企业通过搬迁改造转型升级。尤其是国务院批复设立国家级兰州新区后,省市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推动100户工业企业“出城入园”向兰州新区集聚。

兰州美景(资料图)

压煤就是重点从“治、管、控”入手减煤量、控煤质,大力调整城市能源结构。“治”过程中, 2012——2013年两年时间对主城区716家1286台8270蒸吨燃煤锅炉实施了热电联产并网和“煤改气”,原煤散烧供热锅炉退出主城区供热历史。通过“治”,两年共减少生活用煤260万吨。 “管”就是冬季采暖期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执法模式,对重点用煤企业实行24小时驻厂监察,实行限负荷、限煤量、限煤质、限浓度,达到限总量的“五限”措施。通过“管”,冬季采暖期减少工业动力用煤135万吨。“控”就是改进规范城区煤炭供销体系,整合规范2家煤炭专营市场和80家二级营销网点,统一配送居民用煤,对低收入家庭给予优质燃煤补贴,同时24小时卡口严禁劣质煤流入市区。

除尘即对市区工程建设要求施工现场围挡、工地物料堆放覆盖、施工现场路面硬化、驶出工地车辆冲洗、拆迁工地湿法作业、渣土运输车辆密闭等6个100%;对全市281个重点扬尘工地实行执法队员、环保员、网格员、施工管理员“四员现场管理”;对主次干道实行地毯式吸尘、人机结合清洗、机械化洗扫、精细化保洁、调度洒水“五位一体”道路控尘措施,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由过去的30%提高到现在的87%;探索实施沙尘天气预警响应措施,提早做好洒水、覆盖等应对响应准备。

控车注重在“车、油、路”上下功夫。“车”的方面,强力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仅2014就淘汰6.4万辆,占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10.4%;启动了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工作,制定了我市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提前淘汰报废财政补助政策,实施了机动车常年尾号限行,省、市单位错时上下班,缓解交通压力,禁止黄标车、重型柴油车进入城区,城区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日均浓度下降了22.73%和9.53%。“油”的方面,全市全部使用国四油品,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市区公交车和出租车全部实施“油改气”,双燃料汽车占到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12.9%。“路”的方面,实施了轨道交通、绕城高速及打通断头路、上跨下穿等“畅交通”工程,开通了黄河水上公交,建设了覆盖市区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减少了机动车怠速行驶。

增容即坚持一手治“黑”、一手播“绿”,着力构建环绕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对整个市域进行封山育林,推进黄河风情线、主题公园、小游园、小广场建设以及黄河万亩生态湿地修复和城市生态水系开发,新增和改造公共绿地4450亩。

立法就是在工作中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使治污法制化,常态化。2013年以来先后修订和制定了《兰州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兰州市煤炭监督管理办法》、《兰州市扬尘管理办法》等6部地方性大气污染防治环保法律法规。

严管就是把顶层谋划的“最先一公里”和具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结合起来,按照“一格多用”的思路,全面推行了城市网格化管理,将市区划分为1482个网格(楼院、小区),实行市、区、街道三级领导包抓,建立了网格长、网格员、巡查员、监督员“一长三员”制度,实现城市管理网格全覆盖、巡查全天候、调度数字化和应用多元化。

问效便是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狠抓干部作风转变,按照市委虞书记大力倡导“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的工作作风,同时坚持督查问效,把过去那些停留在纸上的措施变成了行动,落到了实处。坚持在治污一线发现干部、培养干部、选拔干部,在治污一线考察干部、识别干部、评价干部,要求干部有原则、明是非、讲感情、敢碰硬。对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干部坚决调整。市委市政府督查室抽调专人成立督查组,对市直部门和县区政府治污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调度解决。同时,强化社会监督,每天在地方媒体发布城区空气质量状况,每周公示重点企业排污情况和各区降尘排名,对严重违规企业进行公开曝光。抓责任追究,对工作不力、推诿扯皮、不负责任、不敢担当的干部,加大问责力度,形成治污硬约束。

兰州铁腕治污 hold住“兰州蓝”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面对十年来最大强度外来沙尘天气的影响,新标达标天数250天,同比增加57天,达标率68.5%;城市月度和年度排名均退出全国空气重污染十大城市行列;对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突出的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由2013年的153微克/立方米、67微克/立方米下降到126微克/立方米、60微克/立方米,降幅分别达到17.65%和10.45%,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任务。截至2015年6月底,兰州市新标达标天数118天,同比增加7天,达标率65.19%。

“好空气”带来了人气、商气和资金,2014年兰州市旅客吞吐量突破700万人次,增幅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位,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增长30.1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38.52%,生产总值增幅达到10.4%。兰州的治污实践表明,大气污染可防可治,治污“治”的是落后的生产方式,不仅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成为促进开放和发展的催化剂、提升城市竞争力的软实力。

网民热议兰州铁腕治污“近五十年来,兰州人过了一个空气清新的冬季,相较北京等重污染城市,抛过其他幸福指数不谈,单就能够呼吸新鲜空气这一点来说,兰州人是幸福的。让天变蓝一直是兰州人的一个梦想,如今,好梦成真!衷心感谢兰州的虞海燕、袁占亭铁腕治污,衷心感谢治污第一线的干部和职工”。

兰州美景(资料图)

“截至12月20日,兰州市2013年优良天气已达292天,占全年天数的80%。兰州,这个一度被列入“十大污染城市”的反面典型,竟能拨云见日,成为空气质量达标的正面典型。听起来是奇闻,付出的努力却绝非笑谈。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说,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兰州干部群众以壮士断腕的气魄,齐心协力、共同治污的结果。网民说,事实胜于雄辩,结果最为灿烂。只要努力去做,蓝天就在眼前。”

省委书记王三运说,兰州治污是用决心、行动和效果说话,而决心源于民意,行动胜于纲领,力量来自群众。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一场硬仗,没有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敢于担当的作风,再好的治污蓝图,也变不成蓝天白云。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能够取得阶段性成效,关键在于狠抓干部作风转变,把过去那些停留在纸上的措施变成了行动,落到了实处。

当然,兰州治污的工作还在进行,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帮助金城hold住“兰州蓝”。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